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7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93篇
管理学   116篇
民族学   51篇
人口学   64篇
丛书文集   797篇
理论方法论   245篇
综合类   4136篇
社会学   244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75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86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如何提高日语语法教学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日语基础教学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应该重视日语语法教学并探讨了语法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及方法。  相似文献   
62.
文章通过分析铁凝的小说《哦,香雪》、《棉花垛》、《永远有多远》、《秀色》、《安德列的晚上》、《树下》等对人的“存在”的发现和追问,试图寻找这位女性作家作品里的某些欠缺,而对其作品所展示的艺术表现力和概括力也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3.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history of the family" of the past few decades, a revisionist view of the "modern family" has emerged among family theorists in Japan. In spite of the significant merits of this new paradigm, I have argued that the failure of its proponents to addres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esuppositional issues has discouraged a 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modern family. In recent years, one of the foremost theorists to attempt to bring cultural analysis fully into sociological discourse has been Jeffrey Alexander. I have drawn extensively on Alexander's discussion of Durkheim's later thought as the key to a cultural program in the field of sociology. In doing so, I have suggested that one effect of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society is the sacralization of what Durkheim termed the "domestic order". Furthermore, in considering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central emotional axis of the family comes to revolve around either the parent–child bond or the conjugal bond, I have postulated the existence of a "sacred" dyad—in the Durkheimian sense—within the family unit.  相似文献   
64.
甲午战争是中国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标界。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文化出现于甲午战后。甲午战争推助了中国政治心态的转换 ,加速了中国政治价值观的革新 ,促成了知识精英政治人格的激变  相似文献   
65.
电影是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且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其本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本文除回顾历史上已经发生的电影技术革命(如声音技术、电视技术)引发的电影美学革命外,着重阐述电子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所引发的、正在出现和已经出现的电影艺术的本体性变革,并指出由之而可能导致的电影艺术的终结.  相似文献   
66.
解构,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标签。然而,解构之后留下的仅是"碎片拼图"的"集合"吗?在考察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哲学后现代转向的三个代表性理论进行概括和分析,从实践建构论的角度,提出"差异—兼容"的(全球)宏观叙事与"共识—信仰"的(本土)微观叙事相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67.
金圣叹在他的小说评点中认为创作真实性格的根据就在于通过对性格发生条件的模拟内省来求得真切体验。这种以体验为关捩的审美心理机制强调人物个性化的思想,重视人物行为主观动机与态度。这种侧重微观、感性的性格理论尽管避免了把人物的生动性化为一堆社会学标签,但是,它也给他的人物性格理论带来明显的唯心论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68.
教育信息化是战后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世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发端、进一步推进和迅速高涨的发展时期;在每一个阶段各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和特点等方面都呈现出一些独自的特征。总结世界各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经验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9.
沿着埃米莉·迪全森极具个人色彩的人生经历,简要分析了她三首短小却意义深远的诗歌。指出长年沉浸在孤独、沉思中的诗人,所写诗句不仅清新、优美,那些有血、有肉、有灵的篇章更凝结着诗人的心血,也折射出她一生的智慧和情感。诗人坚持用自己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标准创作的诗歌必将会深深影响和启迪着读者的心智.  相似文献   
70.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依据及实现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的十七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并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报告,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而探讨生态文明形成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对理解和落实十七大报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