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66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作为南宋词坛较早大量写作咏物词的词人,姜夔对咏物词倾注了浓郁的深情与毕生的心血。本文将姜夔的咏物词作置于咏物词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察。姜夔在词作中融入江湖漂零之感、对失落恋情的追忆之思、对国事衰微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其咏物词作较之前人有了新的特质。姜夔咏物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为立意深远、含蓄蕴藉;字琢句炼、音节谐婉;虚处落笔、追求神似;幽韵冷香、清虚淡雅。姜夔的咏物词受到后代词人的激赏,并为南宋遗民词人树立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72.
江泽民同志的创新思想内涵丰富,创新的精神实质是与时俱进;创新的前提条件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的基本要求是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73.
江泽民的教育思想紧随时代步伐而前进,他关于教育战略地位的深刻认识、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的一系列论述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的本质和主流,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和结晶。  相似文献   
7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调查和研究蔚然成风,蒋杰是这次农村调查运动的典范。他身体力行,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显示了“用脚做研究“的实证研究的作风。其调查内容广博而丰富,涵盖人口、自然环境、教育等各个方面,并意图以精确的调查分析中国农村的症结,以求达到改良农村的目的。这些调查推动了中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本土化进程,使我们对民国乡村社会及其诸多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5.
民族的友人--赛珍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赛珍珠一方面与陕北的中央政府没有直接的接触,另一方面又对新中国的某些做法不满,她及她的作品由此一直不被中国人所接受。本文通过对赛珍珠生活史实的查证了解,展示出赛珍珠对中国人民的真实感情。  相似文献   
76.
论唐代的左降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彭炳金 《晋阳学刊》2007,(2):98-101
左降官是在唐玄宗以后大量出现的一种贬官形式,左降官特指因罪而被贬至边远地区任员外官的官吏。在唐代,左降官是一种特殊的贬官形式,左降官不仅集贬官的三种形式即降职、贬为闲职和至边远地区任职于一身,而且左降官在唐代还具有流放的性质。在唐代皇帝的诏令中,常常将左降官与流人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77.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这一思想路线作出了不同的重要贡献。毛泽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首创者。邓小平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 ,创造性地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78.
浅论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的主体 ,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条件。要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首先必须造就人。为此 ,江泽民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79.
梁艳萍  聂运伟 《云梦学刊》2001,22(2):107-110
"创造美学"是蒋孔阳先生建构的美学思想体系和美学学派.蒋孔阳美学体系所以卓然自成一家,就在于它的对于美与实践、美与创造、美与艺术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独到的阐述和极具建树的概括,及其包容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蒋孔阳创造性地把"实践美学"推进、发展、延伸到"创造美学",拓展、丰富了"创造"概念在美学中的内涵,是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历史进程、研究现状、未来发展的思考性总结,也是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0.
本文就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分别提出的“生产力标准”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