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4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69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同志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全面地进行开拓创新 ,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党建原理 ,分析八十年代末以来党的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从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发展和创新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42.
马克思在"世界历史"理论与东方社会理论中,科学地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世界多样性"、"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的新观点,以及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新理念,并对社会主义现实与共产主义理想作出了新的解释,既是对现实社会主义走出低潮的科学探索,又是我们深入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邓小平、江泽民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战略决策。恢复高考制度翻开了"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一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又使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些重大决策,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试论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结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立足于当今开放的世界,把教育广大群众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始终坚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三观"、"三义"、"三德"教育,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5.
在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时期,江泽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发展主体、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处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发展方向六个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原有认识,对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6.
江泽民创新思想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理论创新和其他创新是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思想体系。创新是我们民族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是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47.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可以从许多视角进行解读.从人学的视角来看,是对邓小平"人民是目的"、"人民是主体"、"人民利益是评价标准"等重要思想的丰富与发展.研究"三个代表"的人学思想,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江泽民同志《论党的建设》一书共收入了54篇文稿,该书集中反映了江泽民同志的党建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作者从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从4个方面阐述了其主要观点,揭示了6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 ,但却离不开江泽民的智慧和心血。江泽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突出表现在 :他首次完整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科学概念和重要思想 ;系统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精神实质 ;科学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探索出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根据党领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特点、新要求提出的。它在党的领导的本质、主题、实现条件、检验标准以及对党的领导活动规律的揭示等方面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党的领导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