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31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7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459篇
社会学   114篇
统计学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杨然 《阴山学刊》2006,19(2):70-74
中国古代的历史主义是在中华文化土壤上面发育而成,转过来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中国古代的历史主义主要包括感情总体历史的世界观、超越现实的人生观和保存与创造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它是中国人敬天法祖思想的集中表现,是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悠游含蕴却又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刘顺 《阴山学刊》2007,20(2):61-65
“生”与“死”是孔子学说中没有明言的问题,通过遮诠的表述,孔子表达了对“生”、“死”问题上采用对象化把握方式的反对。孔子对“知生”与“知死”割裂表诠,意在通过不可言说的言说,达到对“知生”与“知死”本是同一过程的领悟。在此领悟中,此在退回到本真能在。知生即为知死,知死即为知我。  相似文献   
73.
池莉小说<看麦娘>在语言上具有流水叙述特色."看麦娘"象征平凡而又优美的双重人格,而父亲正是这种人格的代表."我"所全心依恋的是与父亲和上官瑞芳共同拥有的幼年生活环境,那里生长着"永远的看麦娘".小说意在创造一种都市乡愁,显示市民生活意念都市生活危险而真正理想的完美生活在过去.作家不应仅仅满足于市民情调的生产而是应适当探索市民生活价值的新取向.  相似文献   
74.
先秦两汉散文以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从多个方面展现战场上的声气状态,用以反映参战将士的英雄气概和权谋智慧。鼓声是最重要的描写对象,与此相伴随出现的战争统帅形象,衅鼓习俗还带有神秘性。战场上的歌声、呐喊声、骂声、叱声、噪声,营造出多种多样的氛围,把参战者生命之气的表现形态充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75.
唐传奇《李娃传》情节跌宕起伏,摇曳多姿,人物命运悲欢交织,爱恨相伴,堪称一幅生动的唐代社会风情画卷:士子狎妓的社会风尚,相沿前代而又不失独特的丧葬习俗,重门第等社会心理以及人性向善的道德追求和由强调门当户对向男才女貌的自由爱情转变的婚姻观念等。故事在几近真实的唐代社会生活中徐徐展开,这一时代的世态人心又促使故事的结局向人们渴望的理想境界推进,使读者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心理满足。《李娃传》不失为一部较早的世情小说。  相似文献   
76.
作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奈保尔的作品总逃不了流亡,身份,文化置换等诸多代表性主题。但他在2001年出版的《浮生》却试图摆脱这些窠臼。在这部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中,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主人公抛开文化悬垂的尴尬,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并关注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奈保尔试图走出身份迷谭的一种努力。从而,这也为那些为文化身份不确定而苦恼的移民们指出了一条积极的生活之路。  相似文献   
77.
Utilizing the stress process and life course perspectives,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non-spousal social support o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marital quality, physical disability, and loneliness among married older adults.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Social Life, Health, and Aging Project (NSHAP), we found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disability and loneliness was partially accounted for by the fact that physical disability was associated with less supportive nonmarital relationships. While physically-disabled older adults in higher-quality marriages were buffered from loneliness, supportive non-martial relationships did not offset elevated loneliness among those in low-quality marriages. These associations were largely similar for men and women. Thus, although both marital and nonmarital relationships are important for loneliness, when confronted with a stressor such as disablement it is the marital relationship alone that matters.  相似文献   
78.
高校生命教育是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有机统一,利用"拉斯韦尔5W模型"可以对高校生命教育传播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梳理,从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成效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促进高校学生关爱生命,感悟生命意义,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9.
生活世界成为个体生命存在的真实根基。生命教育作为个体生命存在的肯定和生命价值追寻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生活世界并通过生活世界呈现出来。因此,生命教育应该立足于生活、回归生活,在感性的生活中感悟生命、体验生命、敬畏生命。这样,生命教育就不再是一种说教,而是心灵之间的交流,生命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80.
儒学是生活类型的学问,这主要表现在儒学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公共生活的重视和追求。因此,儒学并不是抽象空洞的,更不是远离或损害生活的,而是丰富、追求、提升生活的思想体系;因此,儒学展开的方向自然是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