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85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446篇
理论方法论   109篇
综合类   2416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67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化建设带动区域发展对西南山区小城镇具有一定参考,是实现新形势下的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有益尝试。文章选择重庆市城口县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城口县在建设城镇文化进程中的优势、局限、机遇和挑战,归纳西南山区小城镇发展城镇文化的内外部环境,研究结果显示,城口县发展城镇文化总体上具有资源丰富的优势和空间受限等局限,国内政策、地方发展机遇等略大于区域竞争的挑战,且个别挑战和局限可以转化为发展机遇和优势。因此,以文化建设带动西南山区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具有一定可行性,但要结合小城市当地实际,打造有特色的文化空间格局和构建地方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92.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为了推动重庆走马镇民间故事的发展,我们将数字化技术引入走马镇民间故事研究中,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走马镇民间故事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3.
在中外古代城建史上,雨水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古代文明的发展。从雨水利用的思想与观念、规范与制度、方法与技术三个方面可对古代雨水利用的经验和智慧进行梳理,总结古代雨水引、蓄、留、排的方法和技术,这些经验和方法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建设海绵城市应视雨水为资源,以留蓄、积存为主导,建立系统的雨水资源化利用链,同时,还应将雨水利用与景观的规划设计相结合,共同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4.
《中国造纸史》一书,对晋代以后的造纸史、技术以及造纸术传播国外的情况,显得比较权威,但对涉及造纸的考古论断依据不足,认为西汉初已经有“造纸基地”、东汉初中州各地又成为“造纸中心”,凭主观臆想否决蔡伦的发明史实。该书对古代典籍的一些释读以及祭祀蔡伦习俗,也缺乏文史研究和田野考察。深入发掘、辨析典籍、各类文献、工具书与考古实物,考察蔡伦家乡祭祀习俗、南岭生态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是揭开和还原历史真相的科学途径。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史录、评价,不应轻率修改。  相似文献   
95.
大量的佛像出现在四川广汉古蜀国的玉器上(玉壁、玉牙璋、玉镯等)、象牙上。还发现有重约数十公斤、额头上镶嵌(粘)有宝石的水晶佛头上,等等,说明在当时古蜀国佛教流行规模之大、信教人数之多。起源于中国的佛教传入印度后,经过古印度人(可能含中国古羌族人)加工整理逐渐形成系统的佛教理论,沉睡近200年之后,由印度传至中亚地区各国,再传到中国汉代西域各国,最后回流到中国内地,这就是佛教的倒流现象。  相似文献   
96.
“镇改市”是我国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的试验,也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对基层行政区划改革做出的有益尝试。以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为目标指向,通过激活中小城市的发展“命脉”,改变单纯依靠经济推动乡镇发展的路径依赖,实现“农民城”向新型城镇的跨越,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探索。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缺位的行政规划设计、有限的乡镇管理能力、被异化的政绩观念、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以及市民文化普及不到位等,对“镇改市”的推进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成为“镇改市”过程中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问题的化解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技术的支持和法治的保障,这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共同为“镇改市”改革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7.
自称是"乡下人"的沈从文,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算得上一个风格独特的文人。他执著追求与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理想人生形态,抒发了他对湘西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沈从文的这类小说被称为"乡土抒情小说",《边城》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  相似文献   
98.
中国文学肇始之初,诗人们就已多方采用妇女和爱情来宣泄真实心境和对现实的不满.此后这方面,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不少佳话佳作,诸如爱情圆缺、仕途得失、寒秋扼腕、春意凝望,总有一个牵动人心的丰满女性.为什么会有这种独特的现象?原因在于,古代社会,包括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无处不在.在社会生活中,女人从属于男人,而男人则从属于统治集团.因此,(男)诗人们常常扮演女性形象以抒胸中块垒,而不直露,避免伤雅失礼.  相似文献   
99.
在成都摸底河两岸发现的金沙遗址是历史上开明王朝生活于此的文化遗存.开明族富于治水经验,他们进入成都平原后很快就取代了出自西山的古蜀族,建立了金沙古城,因此这里并无望帝于丛帝禅让的情况.而古蜀族地位逐渐下降,其沦为二等公民殆无疑义.金沙古城与十二桥遗址相近,应是同时代的双子城.金沙时代气候温暖潮湿,其自然环境与三星堆时代迥然不同.距今约2300年前,金沙古城毁于洪水,不久强秦入侵,开明族统治结束,亦即古蜀最后覆亡.  相似文献   
100.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是一项很有特色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总结、研究,于当前改进干部考核工作,仍有重要启示:考核主体的素质至关重要,考核原则必须是德才兼备,考核程序和方法必须规范化,考核法规体系必须不断完善,考核监督机制必须行之有效,考核必须起到奖廉惩贪、赏罚分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