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3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成都会展业经过多年培植,其会展规模已居中国西部第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文章从经济因素、城市因素和行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成都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对成都会展业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山东半岛城市群会展业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城市群会展业的发展虽然受到山东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存在会展龙头城市实力不强,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集群内部缺乏沟通与协作,重复、盲目办展现象突出;会展组织者实力较弱,企业之间缺乏合作;会展场馆年使用率低,集群内部竞争激烈等现象。山东应借鉴长三角与珠三角的会展合作模式,各城市根据产业优势和会展实力,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集群内部在各个层面展开协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会展业实行双核心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会展旅游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类别,具有诸多传统旅游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受许多国家和地区青睐。作者从会展旅游的概念和特点出发,指出了会展与旅游的关系,对会展旅游系统进行城市形象、经济、功能、设施、服务、人才、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会展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实施风险管理来减少风险给会展企业所带来的损失,是目前会展旅游管理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在借鉴其它行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会展企业的风险模型,并对其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措施,期望能对会展企业的风险防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会展业发展迅速,然而专业会展人才的缺乏却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通过与一些成熟研究的对比,在对专业型会展项目经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每项职能的因子负荷量,总结出专业型会展项目经理所需具备的职能。专业型会展项目经理必须从技术专长、组织管理、个人特质、市场公关等四个职能来实现快速成长;会展企业则可以根据职能模式的各项资格条件来筛选应聘者,实现人岗匹配。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都市旅游和会展活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出现了旅游与会展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趋势。文章重点分析了旅游与会展产业形成基础的互补性、发展动力的趋同性以及能级提升的新业态,以论证加快发展都市旅游业与会展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西安曲江集团积极调动内外各种资源发展会展业,曲江会展得到快速发展,正在向中国会展业的“航母”迈进,曲江会展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模式,即:“整合资源、三位一体、多轮驱动、旅展联动”的会展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的高速发展急需会展专业人才,会展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角度,通过用人单位、高校和国外会展教育三方面的分析,对高校如何培养会展专业人才展开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当会展业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眼下高等院校的当务之急。要树立会展专业自己的品牌,关键在于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开发新的有特色的教学形式。本文提倡在教学中组建会展教学载体和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会展素质,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个性化,最终创立会展前沿操作模式,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塑造有特色的会展专业品牌。  相似文献   
20.
从设计师的角度讲,会展设计的最后成品就是一件艺术品,而会展设计艺术的使命之一就是在形态上酿造“艺术性”的美感。本文从有意味的形式角度出发,探讨在会展设计中整体形态、平面形态中的形式意味,提出“有意味的形式”是会展设计艺术的生命。作为设计师应该更好地调动“形式”的力量,做到形式与意味相通、形式与心理相应、形式与生活相顺,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中显现无限的情趣与韵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