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83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实践,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反动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西北地区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展。作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红军长征胜利和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提供了落脚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土地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陕甘边革命根据的创建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依据新发现的董霖在20世纪30年代数本译著及其编辑的两本刊物,分析了后革命时代革命党人的政治心理调适过程。分析认为,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理论上进入训政时期,国民党人如何因应这一重大转变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时为国民党基层普通党务人员的董霖,其思想经历了重大的自我调适;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革命精神的衰退迫使像他这样曾经对革命事业抱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青年陷于革命之后的困境:他出于国家富强的固有目标对国民党的领袖尽力维护,对革命之后国民党内部出现的精神涣散和政治腐败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03.
在社会资本理论视阈下,山东抗日根据地之所以拥有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构建党群社会资本的结果。党群社会资本包括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制度社会资本、信任社会资本。山东抗日根据地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坚持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构建了纵向和横向的、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网络,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强化此关系网络。在此庞大的社会网络中,根据地民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与整合,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获得了民众的认同与信任,从而赢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04.
1920年代末茅盾在与太阳社、创造社诸君的革命文学论争中,既有所辩驳与坚持,同时也有着很大的妥协和退让。在此过程中虽然从内心深处茅盾对论敌的观点并不完全赞同,但在论敌咄咄逼人、四面出击的强大攻势面前,茅盾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激进的革命文学意识形态的压抑性力量,开始有意无意间接受起革命文学思想的规训,并因着这力量的迫压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文学观念进行"重塑",最终完成了"华丽"的转身,重新回归到左翼阵营之中。由此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他对待"左联"时期诸多论争的态度上,也涉及到文学批评和《子夜》等小说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05.
安源路矿工罢工是近代一次著名的工人革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以工人阶级取得完全胜利而被载入工人革命史册。李立三作为杰出的工人革命运动领导人,其独特的革命动员方式,如文化动员、组织动员和经济动员,有效地唤起了底层民众对旧制度的仇恨和对自身权益的重视,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斗争力量。这为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李立三在安源路矿大罢工革命动员经验,在以后的工人罢工组织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复制,为共产党人在后来的城市罢工和革命斗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6.
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对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对外开放的程度;其二,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不仅能为我们带来物质层面的利益,而且能够促进我们在管理制度和思想观念层面的变革。另外,吉林省与东北亚国家在地缘上的相邻关系和相互间经济上的互补性,也给这种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7.
教育知识基础观可分为"外在基础观"与"内在基础观"。在我国教育知识生产中,外在基础观因难以克服"教育知识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而招致诘难,内在基础观的具体类型主要有常识基础观、逻辑基础观以及学科基础观,三者的生产实践也问题重重。已有基础观难以维续教育知识生产,新基础观根据"基础"含义取以"教育经典"为教育知识基础,属于内在基础观。贯彻这一基础观亟须以蕴于教育现实的时代精神诠释教育经典,赓续其"经典化"历程。  相似文献   
108.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革命史范式”形成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史范式”是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领域的主导范式。历经八十于栽,促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新体系的建立,并推动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不仅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是国内与国际学术因素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9.
邓小平在领导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建设实践中,紧紧围绕土地革命的中心任务加强财政经济建设,着重从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封建剥削制度、让人民当家作主入手,大力开展财政经济建设,注意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灵活的财经政策和措施,重视采用武装斗争缴获敌人资财作为革命的主要财源,取得良好的成效,为我党在战争年代提供了财经建设的宝贵经验,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0.
建设数字出版基地是政府倡导的发展数字出版产业的重要模式,并在各地掀起了建设数字出版基地的热潮。由于国家没有对数字出版基地做出权威的界定,各地又缺乏统一的认识,导致在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以数字出版的定义为基础,研究数字出版产业的构成,进而探讨数字出版基地的内涵,认为数字出版基地是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和高级阶段,并对数字出版基地做出了界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数字出版基地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