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24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310篇
理论方法论   108篇
综合类   795篇
社会学   49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Post-crisis policy making increasingly focuses on doing business reforms. We argue that the effects of those reforms will be different across countrie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for the reform outcome divergence, we advance a novel firm-size distribution (FSDs) argument. At the center of the argument is the fact that FSDs are different across countries and stable over time. Then, if a given doing business reform induces firms of different size to grow differently, this will produce a variety of reform outcomes across countries. To advance the argument, we set up a trac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GE) model and study how firms of different size grow after a doing business reform.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larger firms will grow faster than smaller firms after the reform. The model predictions are tested on the Enterprise Surveys (ES) data, merged with the Doing Business indicators. We confirm that firms of different size grow differently after a Doing Business reform. Thus, based on the notable differences of firm size distributions across countries, identical reforms to start, operate and close a business will produce a variety of reform outcomes acros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2.
朱次琦临终前自焚所著与简朝亮重塑朱次琦经师人师的形象,传承朱次琦的学说与简朝亮学说的断裂,既反映朱次琦、简朝亮师徒二人的形不离影,更体现洞识时代前行方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3.
分析了现代经济预测的定化、面对数据流、灰色、非线性、动态和智能化等主要特征。简要回顾了经济预测的传统分类方法,认为它己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经济预测的要求。然后,根据现代经济的预测特征,结合现代数学、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预测分类方法。并阐述了这种分类方法在现代经济预测中所适用的范围。由于现代经济的变化是复杂多变的,在预测时为了准确、真买、迅速地反映其运行规律,有时采用多种预测方法组合预测,有时采用动态仿真预测。  相似文献   
24.
本文在论述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过程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现代民族素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5.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对內蒙古东部四盟市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蒙东四盟市与东北三省山水相连、文化相同、人缘相亲,在人才、技术、自然资源等诸多方面有互补性,奠定了合作开发的基础。振兴东北,拉动内蒙,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三省一区联合互动,必然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会带动东三省和蒙东四盟市的新一轮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6.
范伯群的新著<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是按照历史推进的线索和通俗文学发展的周期来建构现代通俗文学史的科学体系的.作者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萌发一直写到20世纪40年代雅俗融合的新市民小说,把通俗文学的发展轨迹系统地梳理出来,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流变过程.作者指出知识精英作家是借鉴革新派,通俗文学作家是继承改良派,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的萌芽与小说转型的任务主要是由通俗文学来承担的,并提出了"都市乡土小说"的概念.  相似文献   
27.
梁漱溟一生致力于反省中国文化及其哲学、实现中国文化及其哲学的复兴,文化与哲学构成梁漱溟学术思想的两翼。人们多从文化观的视角来研究梁漱溟的思想,其实,梁漱溟在20世纪早期就系统阐发中国哲学观,论证了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哲学的更新、中国哲学的特质等重要问题。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奠定了现代新儒学的基础,对现代中国哲学的创建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8.
探讨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持续改进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传统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的财务分析状况,从企业现金流量情况、资源的效能结构、企业创新能力、企业营销、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9.
郝建平 《阴山学刊》2009,22(5):125-128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全体国民综合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全体性、重能力性、贯通性等特点。实施素质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明成果的学习,而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使这些宝贵的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发扬光大,并且与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30.
2009年9月7日—10日,"近代东亚的接触空间:以中国东北地域为中心(1895—1945)"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华大学隆重召开。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促进东亚地区的学术交流,繁荣东亚地区的理论研究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