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53篇
民族学   14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276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1091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01.
<新安名族志>是一部研究徽州氏族文化的重要工具书之一.但是,其对"章姓"的记述却有重大差错.<新安名族志>之史料,源于各地族谱,但族谱凡涉及人,都遵循"昭穆有序,长幼不乱"的原则.可是,"亦多显者"却乱了规矩,显然不足取.  相似文献   
102.
自黄河夺淮入海以来几百年间,淮河泛滥不止。国民政府成立后,专门成立了导淮委员会,参酌中外专家的调查结果,结合以往治淮的经验,制定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工程实施计划,同时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使得在抗战爆发前基本完成导淮计划的初步工程。  相似文献   
103.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寻求相关的理论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深远意义。针对广西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我们应围绕经济建设的重心,理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民族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优势促进广西民族地区经济协调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4.
Historic preservation has, to date, received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from sociologists, usually meriting only brief mention under topics of urban gentrification or community organization. But within the context of its hist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modern society, preservation emerges as a multilevel response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lated processes of social change: what gets preserved and how it is symbolically interpreted depends upon the class structure of society and the related social mapping of time and place. The follow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eservation in Great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factors.  相似文献   
105.
近代中国,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深,在国内外的多重压力之下,为谋自救而觉醒的民族意识迅速成为最有效的社会动员资源.近代民族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民族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二者往往内在关联、颉颃消长、交织重叠在一起,决定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近代的不同精英个体及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民族意识有着不同汲取,从而对民族意识有着不同的认知及表达.他们的内在体认和外在表征勾勒出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的嬗变轨迹.中国近代民族意识旨归于孙中山之"三民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清代朱卷集成》七千多名举子家世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清代,尽管获得科举功名者大多数出身于较高社会阶层,出身于上五代均无功名家庭的举子要实现向上流动相当艰难,但一定比例的布衣借着科举得以升迁的事实,说明他们仍有一个较为公平的上升渠道。姻亲和母系家族对于举子提升社会阶层几无助力。居住城市的举子实现向上流动的机会要比乡居举子大得多,但家世在实现社会流动的过程中起着远比居住地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修辞具有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社会心理,因而对同一客观事物也就可能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表现出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的修辞色彩。文章试从修辞的视角对汉维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分析,从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系统四个方面揭示汉维语言修辞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8.
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人民大众口头上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它们是相沿已久、约定俗成、具有完整而独特意义的词语。英汉两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中创作了大量的习语,但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使用亦不同。通过比较英汉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几个方面的文化差异来探讨英汉习语之间的民族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9.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增长动力结构失衡。在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中,消费率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消费率,即消费需求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映的是从长期考察的一个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历史阶段,而不是短期内国家宏观和微观的经济运行情况。它的高低适中不能用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情况来判定,而是要看其是否与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和路径相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消费率由低转高的历史阶段,中国消费率的上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宏观上实现一系列的国民收入分配机理运行工程,即劳动收入的国家干预工程、要素收入的二次分配工程、扩大公共消费工程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工程。  相似文献   
110.
和湖北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一样,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湖北妇女运动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教育平等、婚姻自由、财产承继、放足等思想主张深入人心。对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湖北妇女运动的背景、发展概况、特点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