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108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3篇
丛书文集   417篇
理论方法论   226篇
综合类   1978篇
社会学   364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格拉斯·诺斯是新制度主义在经济史学方面的代表。他从总体上说是一个制度变迁动力的多元论者,但又视人口变化是制度变迁的最终动力。本文对诺斯关于制度变迁动力的解释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进行了比较,说明诺斯对马克思的生产力一元动力论的批评,即过分强调技术进步、缺少解释技术进步速率的理论,是缺少根据的。本文以有关史实证明,诺斯以人口增减为基本动因对所谓“两次经济革命”的解释是不成立的;不可更改的历史事实始终对马克思的一元论唯物史观提供着坚实而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2.
103.
在文学"意识流"最初尝试的问题上,中国"新感觉派"的"狐步舞",从接受心态来说,"跳"得既时兴又焦灼;从接受实践来讲,似乎"把根留住"的情况要多一些.不过,总体的实际运作水准参差不齐,模仿的痕迹不同程度地依然存在,尽管如此,他们的最初尝试毕竟是当时历史产物下具有先锋性质的一次艺术实验,所以无可避免地要有相当的稚嫩性付出.要不然,哪有往后中国文学繁荣兴盛和中外文学关系健康发展之收获的喜悦呢?!  相似文献   
104.
新经济增长理论评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打开了索罗"余值"的"黑箱",给出了技术变化一个内生的解释,为人们重新认识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了许多深刻的看法。新经济增长理论也为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新的历史时期,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实施"双重优势战略",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知识、技术的投入,加快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的步伐,不断创造和完善有利于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5.
以"新写实"著称的方方与池莉,是两位擅长以中篇体裁进行都市写作的女作家.虽说她们都对批评家总是将她们俩相提并论不以为然,但事实上,都立足于中南重镇武汉进行写作的这两位作家,她们的小说里都表现出一种对都市民众的生存关怀,在各自的文本里勾勒出一幅城市风景.尽管如此,两位作者各自的审美取向却大相径庭,而且在艺术成就上的确也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06.
<新小说>的创刊、危机、停顿、转移这一曲折过程,说明梁启超以政治家为班底、以"发表区区政见"为目的的办刊方针难以持久,由于种种原因只好转向吴趼人以谴责、讽喻社会为主的办刊方略上去.以<新小说>为"标高",中国又竞相出现<绣像小说>、<新新小说>、<月月小说>和<小说林>等刊物,构成了中国小说期刊第一波多彩而繁荣的景观.  相似文献   
107.
Many utility companies offer their customers the choice of participation in an average payment plan, which enables them to pay a fixed sum for their utility bill each month (with final settlement at the end of the billing year), instead of the conventional “pay as you go” billing procedure. Because customers on average payment plans are protected from paying large bills during peak energy-use seasons and because the information about monthly energy use and its cost is perhaps less salient to them,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customers on the average payment plan would use more electricity than customers not on the plan. Using a nonequivalent control group design,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a selection of customers of two utility companies (Ns = 475 and 74) was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hypothesis. Since the logic of hypothesis testing does not permit the ready acceptance of the null hypothesis, several procedural, methodological, and statistical points were made to buttres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average payment plans had no effect o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08.
从发展哲学角度看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经济政策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面性政策。列宁正是在思考和实践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科学地阐释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发展基点、发展道路、发展主体、发展规律、发展动力等问题,从而使列宁社会发展理论得到了新的升华。新经济政策对于我们研究列宁社会发展理论、发掘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明清浙东学术与宁波商帮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浙东学术与宁波商帮之间,实有相辅相成的内在渊源。浙东学派猛烈抨击儒家传统经济伦理,提出了“新四民”、“工商皆本”、“国家不可病商以滋弱”等主张,而孕育这先进的经济伦理观的社会基础,正是宁波悠久的贸易传统和崇商敬贾的社会风尚;理论又反过来推动儒生弃书服贾,使“宁波帮”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相似文献   
110.
“意识流”流入新时期文坛流程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流”是舶来品 ,学界大概对此没做过传入流程的审理。国内大量文学史料雄辩地证明 :继中国现代文苑之后 ,它在新时期文坛的“流速”不减 ,直接引发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文体变革。这充分反映出新时期文坛有识之士不断沉淀的现代意识之雄起 ,以及他们面对外来文化以我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