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47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711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3709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315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31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传统观念认为,保险公司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它凭借大数定律把被保险人组织起来,产生自救行为。但是这并不能解释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也不能解释一些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率相当大,更不能解释一些保险公司在本原业务的经营出现问题时依靠投资收益走出困境。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局限性。本文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企业理论、金融工程、微观经济学和保险理论的分析方法从一个新的视角──保险企业的合约性质──对保险公司的性质作出分析,并进一步对保险公司为什么需要投资作出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2.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正逐渐被视为解决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精神良药。“天人合一”生态自然观,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视角,蕴含了与现代生态文明相吻合的自然观。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为典型表征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诠释和剖析,阐述了“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的现代价值,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63.
从审美的角度看,张岱的小品文卸去了“文以载道”的传统,以普通人的视角再现明亡之前其亲历的生活,多方面表现了大众风情,具有鲜明的世俗性:把在传统文人看来俗之又俗的生活素材诉诸笔端;牵引市民化的人物走进小品文;尤其小说化语言的运用,使得作品富于生活气息。究其成因,首先是文艺思潮世俗化的时代洪流。涌溢各处、不断浸淫;其次是当时市民阶层爱好并喜做小品文的风气甚炽,使得张岱需要考虑读者的趣味;再次是张岱家世生平的坎坷,使他处于文化边缘的写作境地,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展现市民形貌、礼赞世俗人生。  相似文献   
64.
探讨了儒、道"天人合一"观在生态伦理问题上态度之异同:基于天地生人、万物一体这一共同的根本观念,在人合自然的实践路径上,道家以自然为基点,讲求遵道而行、顺应自然;儒家则主张发挥人的作用力改造自然、人化自然。儒、道还从伦理规范层面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要求,为当代社会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5.
从人性的界定、人性的倾向、人发展的决定力量、健全人格的特征四个方面,将"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人性观与中国传统儒道两家的人性观进行比较,探讨其中国化的可行性及其中国化过程中会面临的阻力。  相似文献   
66.
自然价值的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面临生态困境 ,这与人类价值观密切相关。自然价值的问题是 2 1世纪人们高度关切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认识自然价值问题 ,有必要了解自然价值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自然价值是自然物质生产过程的创造。自然物质生产是历史地发展的 ,自然价值的创造也是历史地发展的。这种历史发展促成自然价值的进化。总的说来 ,它朝着价值不断增殖的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67.
本文简要论述了作为达尔文主义新发展的社会生物学在基因水平上力图恢复人的自然本质的努力,并分析了这种把人向基因的还原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影响,以及这种还原使人对自身及社会科学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68.
人学探要     
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兴科学。人学首先以人自身为研究对象,并将人纳入自然界和宇宙之中予以通观。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物质辩证统一体,精神的实质也是物质。人与自然界物质存在形态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与宇宙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之中。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时空观和发展观的确立,将会使人走上真正彻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69.
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溶城市与生态环境规划、改造、保护和恢复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历史很短,但却发展迅速,为推动我国社会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但是,也凸现了一些内涵定位和外延的科学性与现实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也关系到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使用的最优统筹化。  相似文献   
70.
“艺术”的王国里根本就是“美的艺术”一统天下,原初的艺术———技艺,被无理地逐出艺术的家园。当代社会,“美的艺术”难以承受外部的解构和自身的消解,已摇摇欲坠,笈笈可危了。只有看到艺术和人的内在联系、看到艺术的人类学本性:艺术即人、艺术即劳动,从而实施艺术观念的人类学突围;也只有以马克思哲学和美学为指导,奠定艺术人类学本性观的理论基石,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