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标点符号变异实质上是标点符号的活用现象,在英汉语中均有体现。具体来讲,标点符号的变异体现在其数量、形式、位置及功能变异方面。变异后的标点符号可以传达出丰富的语义信息。此外,标点符号的灵活运用还可以增强语势,激发想象,创造出非同一般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顾颉刚先生领衔点校的中华书局1982年版《史记》,规模宏大,校勘精审,广受好评。但毋庸讳言,该书在标点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史记·乐书》的19处标点提出讨论并予以辨明。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古代汉语>教材"文选”标点注释三例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4.
吕叔湘先生在他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一书中有很多汉语文本改革的尝试,主要是标点符号的创新使用.对我们今天研究汉语文本改进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5.
《〈越谚〉点注》是《越谚》第一部整理本,它的出版,为人们阅读、利用和研究《越谚》提供了很大便利。由于《越谚》有些文字、语汇艰涩难懂,整理工作颇为不易,点注本也存在着不少缺憾。文章从"注""点""校"三个方面提出商榷,希望对《越谚》以及吴方言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祖堂集》作为我国古代珍贵的禅宗文献,在近代汉语研究中具有极重要的语料价值。但1996年岳麓书社出版的由吴福祥、顾之川点校的《祖堂集》二十卷本依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失误。文章就该点校本的校点问题进行力所能及的订正补缺工作,以期在研究中使用的材料更加确实可靠。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从换行断词、标点符号和标题字母大小写的运用入手,分析了语音知识在英文写作中的指导意义,旨在引导学生注重语音知识在英文写作中的基本技能的要求,以提高英文基础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X2检验法对分数正态分布进行检验。X2检验法经过完善后较其它手段对百分制考分正态性分布的检验更准确,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思潮的发展离不开外国作家的影响,"异域作家与中国"的关系研究也因此成为中国学者不断关注和探讨的课题,马尔克斯作为一个广泛影响了中国新时期的文学的外国作家应该受到重视.以文化研究的视角,简要指出了马氏在本土与中国的所处的境况和对马氏译介及研究现状做一番梳理.通过选取中国两个代表作家与马氏的比较分析,用事实证明中国大批创作活跃的前线作家创作方面的变化是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吸收和创新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古巴比伦法典和秦汉法典的分析,发现古巴比伦国家处于奴隶社会的早期阶段———家庭私有奴隶制阶段,其奴隶基本上来自外族和债务,国家对本族奴隶的数量要求不大,法律处死罪犯而不是沦为奴隶,无株连罪犯亲属为奴隶法。秦汉国家处于奴隶社会的高级阶段———国家公有奴隶制阶段:除了公民家庭使用私有奴隶外,奴隶制帝国还大量使用公有国家奴隶。国家奴隶来源部分为战俘,更多的是帝国刑法将犯有不同程度罪行的公民沦为不同级别的国家奴隶,没有像巴比伦那样大批处死罪人。为了防止奴隶逃亡,两河流域和中华文明奴隶社会都通过发型和肉刑给奴隶打上识别记号。秦汉国家的严酷的奴隶制法律加强了国家和君主的权力,获得大量的最低成本劳动力,由此可能开展大规模的国家水利工程和征服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