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3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89篇
管理学   83篇
民族学   110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1207篇
理论方法论   360篇
综合类   6086篇
社会学   168篇
统计学   18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575篇
  2010年   503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661篇
  2006年   637篇
  2005年   631篇
  2004年   590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为适应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的需要,更为学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西南科技大学以全员聘用和岗位聘任为突破口,实行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岗定酬”的岗位津贴制。通过对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做法的介绍,以进一步完善和推行全员聘任制。  相似文献   
52.
马克思主义使美学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文章论述了“美学和历史的观点”的核心是人和人类的解放、历史和人的本质,并且由此确立了文艺批评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3.
价值观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 ,并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当代青年正处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及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需要扩大的时期 ,因此 ,他们的价值观必然打着当今时代的烙印 ,具有开放性、先锋化、情绪性等特点 ,他们追求高效、公正、互利 ,追求求职与成才相结合 ,但同时 ,其自身的身心失范问题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54.
应先把握网络全面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提高的可能性:独立意识的发展;开放精神的树立;创新精神的觉醒。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把握严峻的挑战:网络的开放性、不可控性、隐蔽性、“成瘾”性,严重干挠了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弱化了道德观的有效教育,导致交际能力与学业水平的下降。唯此,才能在教育队伍、网络管理体系,“两课”如何贯穿网络伦理教育这三大方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55.
谢灵运与慧远交游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名士兼佛学家,慧远乃庐山高僧。谢灵运“志学之年”便崇拜慧远,发愿“希门人之末”,而且也曾游庐山,见慧远,为檀越,凿池筑台植白莲,应邀撰《佛影铭》。其庐山情结不为不笃挚,但“诚愿弗遂”,最终没有成为慧远的弟子。他与慧远的交往情形比较复杂和特别,若即若离的深层原因乃在于谢灵运诸端“心杂”的个性与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56.
"生态旅游"概念探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国外 44个生态旅游定义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确认关键词、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 ,将定义内容归纳为 6大类 11组分 ,进而构建生态旅游概念模型。在检验模型理论上的可靠性和实践上的适应性后 ,依据模型提出自己的生态旅游定义  相似文献   
57.
儒、释、道的人际交往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集中的统一体,社会生产关系是决定人际交往关系的决定因素。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必然发生某种关系,可统称为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儒家、佛教、道教均有其各自的人际交往理论和实践,认真总结儒、释、道三家人际交往的经验教训,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8.
焦循《孟子正义》的诠释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循作为综合吴、皖而起的扬州学派的代表,其《孟子正义》把朱熹、戴震“经世致用”的诠释理念提升到“自觉”的理论高度,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一并实现了实证与创新并重、理论与经世并重的学术路线,使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的穷经、明道、救世观,在诠释理论和诠释实践中得到双重落实,也由此而使之以既不乏创新与发挥,更注重实证与贯通的兼容并蓄、博大会通的学术特色,成为超越一般补苴拾掇的纯粹考据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59.
入世将对中国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产业、远程教育、高校研究与开发、人才流动、教育体制、教育市场和学校德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秦邦宪是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是一个犯重大错误又敢于改正错误并为党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献出宝贵生命的人 ,他在王明路线中充当支持者、赞助者、执行者和发展者的角色 ,对王明路线所造成的对中国革命的损失负有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