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57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706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邓小平同志提出并付诸实践了许多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影响的理论 ,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是从实际出发打破了常规思维范式的超逻辑思维 ,它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32.
形式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是与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相背离的。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根源和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与我国政治体制不完善有关。反对形式主义需要标本兼治:一靠教育,二靠制度。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  相似文献   
33.
关于案件事实界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案件事实作为一个概念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司法实践界都如同"事实"这个概念同样被混乱地使用着。不同语境下"事实"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同时对于案件事实的性质究竟是主观性还是客观性人们也存在较大争议。但是从本质上讲,案件事实是以案件的客观事实为指向的主观判断的结论。  相似文献   
34.
论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理对象的形成和证据的提出层面实行辩论主义是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但是在强调当事人自我责任的同时,也不应忽略法院的作用。如果过分限制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权力,既不利于法院在诉讼中发现真实,也不利于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与实体权利,可能造成诉讼能力薄弱者无法实现实体公正。从有利于发现真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实体公正的角度考虑,有必要适当拓宽我国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  相似文献   
35.
实事求是贯穿于新闻工作的全过程。但新闻界对实事求是原则无论从理论上 ,还是从实践上 ,都需作出相应的努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求是”水平 ,关键是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加强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再教育  相似文献   
36.
传统观点认为先天真理一定是必然真理,后天真理一定是偶然真理,S.克里普克对此提出了挑战。他主张所有的名称的同一性陈述都是必然的,虽然它们常常只能凭经验才能被认识。对此我们可以给出如下解释:名称的同一性陈述并非关于世界是怎样的,它们的真假仅由我们的语言决定。但我们的语言并非与实际世界完全脱离,而是在实际世界中通过我们的活动建立的。这就是后天必然真理之所以可能。  相似文献   
37.
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德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在继承我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德育的理论,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提出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的德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些思想至今仍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为现行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8.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一颗耀眼的明珠,他的思想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柏拉图的理念论入手,通过对柏拉图围绕理念世界的建构和实现而展开的整个运思过程的展现,可以揭示出贯穿在柏拉图思想中的求真精神,正是有这种求真精神的呵护,人类才能不断地趋向理想的世界,这正是柏拉图对善的追求历程的历史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9.
弗吉尼亚.伍尔夫摒弃传统的自然主义写作方法,创作了意识流手法的扛鼎之作《到灯塔去》。书中主要人物面对现实世界的混乱、迷惘和虚无,进行着不懈奋斗,从而努力建立起理性和感性和谐统一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0.
用动态认知逻辑特别是话语表现理论为主要研究工具,充分考虑语境因素,探讨命题态度句的语义解释,得出的结论是:(一)命题态度句的语义依赖于被报道的信念和解释者对信念主体的认知状态的表征的其它元素的交互作用;(二)对命题态度句的处理揭示了语义的动态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