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5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司空图《诗品》中的"雄浑美"有三个方面的审美特征:审美主体具有雄健浑厚的精神品格、恢弘豪壮的精神气魄和激烈高昂的感情特色;审美境界具有"至大至刚"的审美特征;心物关系上,具有物我同构、神与物游、物大我亦大的特征。《诗品》中"雄浑美"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哲学文化基础: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根源;中国士大夫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和文化心理结构;"盛唐诸公"特别是李杜诗歌的审美经验、文化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2.
试论大足石刻范祖禹书《古文孝经》的重要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范祖禹书、南宋所刻的大足石刻《古文孝经》是目前最早的《古文孝经》宋本 ,对认识传世《古文孝经》的文献价值、考察日本流传的《古文孝经》及《孔传》之真伪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石刻《古文孝经》上石时代、历代著录情况、石刻本面貌及其在经学史研究上的重要价值 ,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3.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将《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看成中国古代文论的经典著作,关于《诗品》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其思想主旨和理论体系问题始终存在诸多争议。与其将《诗品》看成二十四种诗歌风格或意境的论述,不如将其看成是一种生态哲学之思的诗性表达。《诗品》所表达的生态哲学观可从三方面归纳:钟爱自然之“天人合一”自然观;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之整体自然观;少私寡欲、清新淡泊之生态人生观。《诗品》是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天人合一”之生态观是《诗品》贯之首尾的理论体系之枢纽,从生态视角重新审视其思想主旨有助于挖掘其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74.
"貌寝"与"口讷"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个体特征,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特征与魏晋崇尚风姿与口才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考察,左思的不幸实与之有关。"貌寝"与"口讷"使左思内心十分自卑,但表面上看他又极端自傲,《咏史》反映的正是这种复杂心态。  相似文献   
75.
艾冲 《唐都学刊》2011,27(6):1-9
唐代岭南地域的都督府建制单位具有地方高层管理组织与行政区划的典型性。武德四年(621),唐朝平定岭南地域,遂在南疆建置行政管理机构,分划管治区域。所谓"岭南五府"是对置于岭南大陆地区五个都督府与都护府的通称;而"岭南五管"则是对五个都督府及都护府管治区域的总称。与此同时,还有置于海南岛的崖州都督府。武德中,岭南地域相继出现11个都督府(初名总管府),管87州。"岭南五管"格局形成于天授中(690—692)容州都督府组建后。先天至天宝十五年间(712—756),岭南地域仍有六都督府,属州增至73个州。至唐后期,在"岭南五府"的基础上次第建立五个方镇,仍称"岭南五管"。  相似文献   
76.
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是元朝在藏区设立的三大宣慰司都元帅府之一,治所在河州。对于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学术界至今尚待深入研究。本文认为,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实际上是由这样几部分组成:一是"掌军民之务"的宣慰司系统,如总管府以及总管府下辖的各州、县,这一系统是以行政管理为主。二是都元帅府所属的军事系统,如元帅府等;三是吐蕃等处宣慰司兼管的万户府等。四是招讨使司系统。二、三、四系统均以军事管理为主。五是管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宗教机构,但这一系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畴中。一些论著中之所以未能理清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管理体系,其原因就在于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与都元帅府两大系统都兼有一定的军政管理职能,也都管辖着相应的行政与军事机构,只是吐蕃等处宣慰司更侧重于行政管理,而都元帅府则偏重于军事防务。  相似文献   
77.
司马贞《史记索隐》冲出名物训诂式史注的束缚,突破为史作注而不破原书的时代风气,为自己的先人之巨著《史记》作注。他充分肯定《史记》的伟大之处,同时不为先人避讳,不特意弥缝“家传是书”之缺失,敢于立言,勇于批驳,既表明了自己对祖上的尊崇,又弥补了《史记》的缺失或不足。他的《史记索隐》不仅有功于《史记》,更有功于后世《史记》的研读者。  相似文献   
78.
乡土社会本是一个由多元公共空间造成的集合体,传统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对村庄政治、社会、文化乃至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以迪庆藏区德钦县奔子栏村公共文化空间——“拉斯节”的个案研究,阐释这一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在乡村秩序建构中的重要意义,以期在乡村地区特别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中,实现内源性公共文化空间与外源性嵌入式政治公共空间的交融互构,为更为有效的乡村治理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9.
李永祥 《兰州学刊》2010,(5):170-173
《诗经·周南·关雎》的主旨众说纷纭。在甄别各家之说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关雎》在《周南》中的地位及其具体内容,确认《关雎》的主旨是歌颂后妃之德,继而证明此后妃乃周文王之妃大姒。根据《诗·大雅·大明》可以确定大姒是有莘国的长女,再根据《水经注》、王夫之《诗经稗疏》《嘉庆重修一统志》及焦循《孟子正义》等的观点可以证明有莘国即今陕西合阳,最后确证《关雎》一诗作于陕西合阳。  相似文献   
80.
许生根发表《英藏黑水城出土四件元代军政文书初探》一文,对4件与仓库粮食有关的文书进行了分析。本文在对其中两件文书重新释录整理的基础上,指出元代亦集乃路的粮食来源多元化,除了甘州等地、宁夏府路外,河东宣慰司也是其来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