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8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协约国出兵西伯利亚,日美两国派兵最多。战后各国却未立即撤军,俄国则陷入内战,情势混乱。1920年3月至5月,居住在阿姆河出海口庙街的数百名日军及其侨民,与俄国红军发生冲突,演成"庙街事件"。中国四艘军舰因故滞留庙街,适逢日俄冲突。1920年5月,日本援军收复庙街后,指责中国军人曾助俄攻日,遂扣留中国军舰人员,坚持双方派员调查。中国外交、海军两部被迫派员与日人交涉。几经交涉,最终中国在同意道歉、赔款、惩处有关人员等日方要求后,终于撤回军舰、官兵和侨民。  相似文献   
122.
《顺天时报》是20世纪初日本人在中国发行了30年的中文日报,也是于北京创刊最早的近代报刊。作为日本政府的机关报,《顺天时报》在宣传日本的对华政策、控制中国的舆论界等方面影响很大。“五·四运动”后,该报受到中国各界有识之士的批判和抵制。本文通过介绍《顺天时报》的创刊、发行以及中日冲突下两国知识分子围绕《顺天时报》展开的笔战,考察和分析20世纪上半叶两国知识分子对中日关系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