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武侠电影在这百年中无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近百年来老百姓最喜爱的电影类型之一,而且在国际上,也是中国最具特色、发展最为成熟、最具竞争优势的商业电影类型。本文试图探讨中国武侠电影的内在美学特征和美学思想,认清我们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这对未来武侠电影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Siu Leung Li 《Cultural Studies》2013,27(3-4):515-542
‘Kung fu’, as a cultural imaginary consecrated in Hong Kong cinema since the 1970s, was constituted in a flux of nationalis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kung fu imaginary found in Hong Kong kung fu cinema is imbued with an underlying self-dismantling operation that denies its own effectiveness in modern life, and betrays an ‘originary’ moment of heterogeneity, an origin of itself as already ‘impurely Chinese’. Having been British-colonized, westernized, capitalist-polluted and culturally hybrid, Hong Kong's relation with ‘Chineseness’ is at best an ambivalent one. This ambivalence embodies a critical significance of Hong Kong as a defusing hybrid other within a dominant centralizing Chinese ideology, which is itself showing signs of falling apart through complex changes imposed by global capital. Hong Kong's kung fu imaginary, which operates in a self-negating mode, is instructive when read as a tactic of intervention at the historical turn from colonial modernity to the city's reluctant return to the fatherland. The kung fu imaginary enacts a continuous unveiling of its own incoherence, and registers Hong Kong's anxious process of self-invention. If Hong Kong's colonial history makes the city a troublesome supplement, then the ‘Hong Kong cultural imaginary’ will always be latently subversive, taking to task delusive forms of ‘unitary national imagination’.  相似文献   
43.
决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多种,但根本在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意修炼“三大功夫”,即丰富的学养、深入体察学情、优化的方法。而练就这“三大功夫”的不竭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是要具有坚定、炽热和持久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44.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是一部珍贵的古籍文献,它是内蒙古阿拉善卫拉特部第八代扎萨克和硕亲王塔旺布鲁克札勒(塔王)在晚清时期购自琉璃厂书肆的。1932年,此书传与第九代阿拉善亲王达理扎雅(达王),由他的嫡福晋金允诚负责保管。1960年,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反复动员,达王夫妇才将这个本子捐献了出来,现藏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该部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的收据,签名人即金允诚。此本七十一回及其次回上的"柒爷王爷"与"柒拾而不富",均指金允诚的父亲,即锺郡王载涛。这些字迹当是金允诚于1956年或稍后加上去的。蒙古王府本的递藏史之谜偶然得以初步破解,这是达王夫妇后人的感恩之心促成的,也是北京红学界精诚团结、联手攻关的重要学术收获。  相似文献   
45.
李时新 《阅江学刊》2011,3(1):143-148
《晶报》之模仿《立报》是为了借鉴后者的办报经验,将自己从危局中挽救出来,但由于《晶报》在提出"小报大报化"后继续施行以趣味性为导向的办报方针,使得"小报大报化"失之于片面和浮浅,而读者市场的压力和租界当局的箝制政策,最终使《晶报》的模仿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46.
1927年初,"党潮"由"汉赣党潮"发展到反共清党。此间,《大公报》对"汉赣党潮"的兴起与持续、"汪蒋握手"、反共清党等阶段作了较为全面与深入的报道与分析,展现了该报的基本立场与态度,也从侧面反映了大众媒体乃至当时社会在相关问题上的关注焦点与认识水平。当局者十分注重处理与媒体的关系,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对实现其政治目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铝含量为50%的Ta/Al复合薄膜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而适用于制造高精密、高稳定功率型电阻或功率集成电阻网络。用钽铝复合靶直流共溅射的方法可以制备这种薄膜,但淀积参数及热处理条件对薄膜的热稳定性能有很大影响。用该复合薄膜制出了功率负荷性能优良的中功率薄膜衰减器。最后,用XPS分析了薄膜表面的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48.
1872年--晚清小说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小说的起始时间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意见.现以1840年至1871年的小说为参照物,以创刊于1872年的<申报>发表的小说<谈瀛小录>、<一睡七十年>、<乃苏国奇闻>和我国第一本文艺性杂志<瀛寰琐纪>发表的理论文章<〈昕夕门#谈〉小叙>、小说<昕夕门月*#谈>为依据,从小说的观念、内容、题材、体裁、出版形式的变化,论证晚清小说应以1872年为起始时间.介绍八种论述晚清小说起始观点的著作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49.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1902年至1911年《大公报》对现代体育思潮的报道进行梳理、研究,得出此间的《大公报》积极宣传现代体育思想,提倡"尚武强兵"、反对妇女缠足,积极提倡女子参加体育锻炼、鼓励各种体育社团的建立等内容。  相似文献   
50.
对任何一部经典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大公报·文艺》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副刊,主编萧乾组织了由当时文学界著名作家、评论家参与的对《日出》的集体评论。曹禺也发表了《我如何写(日出)》,对这些评论进行回应。此次评论对于《日出》中“光明”与“希望”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刻的探讨。文章通过对此次集体评论的梳理,还原出《日出》主题形成及其批评的历史语境,为今天解读《日出》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