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14篇
丛书文集   136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71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随着历史的发展,四家的命运迥然相异,其中墨学沉寂,法家逐渐式微,儒家崛起并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位置,道家紧跟其后,与儒学相配合,一张一弛,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这其中的原因只能结合四个学派的思维特质去分析才能得以明了.  相似文献   
892.
无能子生逢晚唐衰朽末世,目睹现实黑暗与生民苦难,他以道家思想家特有的敏锐,探讨了社会动乱的根源;在揭露积弊和时病的过程中,用道家“自然”、“无为”等观念,猛烈抨击儒家伦理异化的危害,大力高扬人的“自然”即自由的本性,因而他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也比以往思想家更为猛烈和深刻。  相似文献   
893.
梓潼梦是古代士人祈求梓潼神保佑中举的梦境。梓潼神主管科举桂禄的神格衍生出梓潼梦的仙话传说,是揭示道教与中国梦文化关系值得研究的问题。史籍中关于梓潼梦的各种灵验故事,是士人企盼科举成功心态的社会记忆。唐宋时期蜀中士人的各种梓潼梦故事,丰富了中国梦文化的内容,也反映出中华文昌文化的思想内涵。梓潼梦所彰显的文昌帝君司禄主功名的神格,奠立了士大夫阶层崇拜文昌帝君的格局。梓潼梦故事在科举制度下的流行,反映了道教对科举制度的神学影响。唐宋以来社会上流传的梓潼梦故事,是中国科举制度与道教神仙信仰相结合的产物。宋代道教宗师通过编撰褒扬梓潼帝君灵验的经书、用于祭祀梓潼帝君的斋醮科仪、供信仰梓潼神的文士受箓所用的文昌箓,对梓潼神进行道教神学的提升,以彰显梓潼梦的感应功能。通过一系列对梓潼神的道教化改造,宋代以后道教已建构起文昌帝君信仰体系。道教对梓潼梦灵验故事的特殊建构,道教的梓潼神成为中国社会专掌司禄的文化大神,深刻影响了古代拳拳于科举的士人。  相似文献   
89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流派的儒、道、佛,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曾对中医药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亦从中医药学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并获得有益启示。认真研究这种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既是实现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思想前提之一,也是弘扬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895.
基于《内经》、道家、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融合海德格尔生存现象学理论与本土现象学资源对《内经》“情-志”予以分析阐发。《内经》、道家的“情”“志”分别对等于海德格尔“遮蔽”“去蔽”状态的情绪。就情、志为一而言,情志是生命真实活动内隐与外显状态的统一;就情、志为二而言,《内经》、道家之“情”处于本原性地位,是“志”的上位概念;“志”源于“情”、属于“情”,是“情”的下位概念。那种将“情”置于“志”范畴之下,而以“志”作为中医心理学重要概念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96.
谈"道"     
集作为对世界本然状态进行描述、作为对理想的生存状态的祈求、作为由现实向理想运动之具体方法与途径等于一身的“道”这一概念,不仅统率着古人的诸多信念,深入于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之中,而且同样会成为构建未来哲学形态的一项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