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938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斯奈德受中国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禅宗、中国山水画、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斯奈德的诗有禅意,他特别钟情于寒山和王维等人充满禅机佛理、歌颂大自然的诗篇。斯奈德所翻译的寒山诗和他寒山式的生活方式使他成为美国的寒山。  相似文献   
102.
现代艺术走过的历程,尽管只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但它的影响力,冲击力以及丰实的艺术表现,值得人们去研究。  相似文献   
103.
嵇康作为魏晋时代竹林七贤的主要代表 ,因其“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对儒学的激烈批判态度 ,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儒学的反叛者 ,也由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从嵇康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建构来看 ,他并没有超越玄学融合儒、道价值的主流。他通过对汉末以来儒学形态的批判 ,以道家人生样式为根据 ,道家之“道”为本体 ,“作用的保存了”儒家价值 ,从而建构了一种融合儒道价值的新的生命样式  相似文献   
104.
文人书画艺术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成果的集中展示形式之一,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书画艺术的健康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书画艺术同源发展,但文人之书与文人之画的发展却有先后之别。文人书画的出现与封建经济的发 展,文学艺术的深刻影响,士人阶层的出现,篆刻艺术的发展,新材料的运用,审美观念的变革等均密切相关。探索文人书画 的起源对于正确认识文人书画的是非功过,特别是对现当代各级美术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圆虽然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几何形态,但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圆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团圆与圆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与追求之一。圆是宽以待人的度量,学会容忍,达到心胸宽广,才能够适应社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营造好环境。圆既是人思考问题基本的策略,也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体现。  相似文献   
106.
以“先性后命、重性轻命”为核心的全真性命论 ,主要包括“性命双修”、“先性后命”、“性神命气”与“昼命夜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全真性命论虽然渊源于钟吕 ,但其“先性后命、重性轻命”的性命论 ,与钟吕及内丹南宗有明显差异 ,除受到儒、释、道三教影响外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的内丹实践经验 ,也是这一差异产生的原因。化肉体长生为境界超越的全真性命论 ,不仅是对传统道教的变革 ,而且也是向先秦老庄哲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7.
水彩艺术,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借鉴东西方水彩画传统,使东西方水彩艺术融合,形成相互补充的态势。近年来我国的水彩艺术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和其他画种比较而言,仍处于"边缘化"。中国水彩画在借鉴和继承西洋水彩画传统精华的同时,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将东方传统艺术精髓融入水彩画艺术语言,才能使水彩画成为一门真正的"临界艺术",水彩画才有可能在我国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石涛的“一画论”美学体系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主要论述了绘画创作中法则和自由的统一,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一画论”美学体系散发出浓厚的佛学思想,也可以说,强调顿悟、直觉的禅宗思潮对于石涛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这进而孕育了他独特的审美心理及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9.
关于先秦诸子所属派别的划分,自古以来就存在分歧。宋钘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生活的年代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或齐宣王时代,通过对文献资料的考证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宋钘既吸收和发挥了墨家的思想,又接纳了道家的学说,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思想博采众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0.
闻一多提出的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新诗美学理论创见。本文从新诗绘画美的美学内涵与“诗中有画”诗学传统的辩证联系,新诗绘画美的两个主要美学要素———廓线与色彩的艺术体现等几个方面,论析了闻一多在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倡导和艺术实践中的探索与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