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3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125篇
管理学   6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55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70篇
丛书文集   2052篇
理论方法论   335篇
综合类   8076篇
社会学   290篇
统计学   1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671篇
  2013年   520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1011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688篇
  2008年   733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795篇
  2005年   768篇
  2004年   738篇
  2003年   705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中国古典美学的见解中一直强调审美的最高境界是率性而为。元代曲家于困境和焦虑中,用以天真率意为旨归,融大俗大雅于一体的绝唱"我大元乐府"去体察和表现美。曲家所感受的焦虑、怨愤、痛苦、欢乐和内心所必须担当的使命,使他们不断地以创作去呼唤人生价值的意义,通过赋曲运思,通过审美之径,去感悟人生生命意蕴之所在,并在唤醒自己之时也在唤醒着他人,而走向"诗意的人生"。  相似文献   
42.
孔祥成 《东方论坛》2008,(4):113-117
1931年江淮大水灾以其发灾快、历时长、灾域广、损失重、影响远等特点而难忘于人们的记忆,这场由洪水而带来的灾荒对灾区内外的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冲击,从灾民流移、城市难民综合症、兵灾匪患、疾疫传播这几个角度来进行考察,结果发现,20世纪20、30年代的时局使得灾荒这样一种本来单一的突发事件,却因与时代环境纠葛在一起而变得错综复杂,时局弱化防灾与抗灾能力,天灾加剧社会动荡,秩序失控诱发更大的灾难,最终形成一条天灾人祸恶性循环的风险链。  相似文献   
43.
左思风力之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晋诗人左思的诗风在西晋文坛上独树一帜,称之为“左思风力”,前人对此有较多地论述,然而就诗风形成的原因却缺乏深入地探究。本文试图从社会时代背景、家庭因素、性格特征三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把握左思其人及其诗风。  相似文献   
44.
《简·萨默斯的日记》是多丽丝.莱辛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从和谐伦理学的角度看,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内心独白和行为体现了对爱的呼唤,人际关系则体现了对和谐的追求。有了爱与和谐,人类才能得以繁衍,社会才能和谐发展,世界才能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45.
薛立芳 《兰州学刊》2008,(3):127-129,124
《诗序》的作者问题是诗经研究中的一大公案。而毛亨作《序》说在诸多争论中始终居于主流地位,具有相当的影响。但主张这一说法的学者却一直未能解释《序》、《传》间不合的矛盾。事实上,清初著名学者毛奇龄曾对这一问题提出过十分精辟的见解,却始终未受到学界重视。他不仅指明《诗序》本是《毛诗故训传》的一部分,即“故”和“训”,因而其作者同为毛亨;并且解释了《序》、《传》不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6.
主仆上下一味地安富尊荣和不善运筹谋划,是导致贾府颓败的基本原因.其当家者,或不善于运筹谋划,或为极端利己主义者,或昏庸度日无所事事;而真正有远见卓识者则一律不在其位,难谋其政.最终使得贾府败亡.  相似文献   
47.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 ,新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 ,许多落后陈旧的道德观念得到更新 ,同时也有一些腐朽、没落的道德观念沉渣泛起 ,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思想观念披着新观念的外衣 ,模糊了人们的视野 ,动摇了人们的善恶是非标准 ,这些都对传统道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构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认识评价标准 ,既要弘扬和维系那些优秀的传统道德规范和观念 ,又要与时俱进 ,高扬时代精神 ,进行道德观念的创新 ,使爱国奉献、服务社会、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创新进取等一系列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深入每一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8.
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是近代外侨在上海建立的一个重要文化机构 ,95年里 ,它对中国的自然和社会进行了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 ,以其独有的模式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9.
《易大传》总结了先秦时期的朴素辩证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取得了独特的成就。主要是:发展了阴阳概念,使之上升为表述事物对立同一关系普遍原理的哲学范畴;研究了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着重揭示了对立双方的交感、和谐是生命流程之创造、发展的根据;赋予辩证发展观以价值意义,并提炼为“刚健、笃实、辉光、日新”的“健行”精神,从而对于人生意义具有重大影响。这就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朴素辩证方法的理论基础,使中国古代哲学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50.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作用,就存在着评价问题。社会进步的评价尺度其实就蕴含在社会进步的内涵当中。由于社会进步可以归结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的自由与解放,这两项内容就应当成为社会进步的衡量标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统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进步评价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