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4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146篇
管理学   6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50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77篇
丛书文集   2450篇
理论方法论   397篇
综合类   10695篇
社会学   358篇
统计学   1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879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921篇
  2011年   1226篇
  2010年   925篇
  2009年   924篇
  2008年   920篇
  2007年   1170篇
  2006年   1059篇
  2005年   983篇
  2004年   981篇
  2003年   898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583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论企业组织创新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组织创新伴随着巨大风险 ,导致创新行为的失败。风险蛰伏在以人为中心、以组织结构为中心和组织流程为中心的组织创新内容中 ,通过创新动机、战略、整合和速度等创新行为要素表现出来。造成创新风险的原因在于企业组织创新动因机理的复杂性、运行过程的动态不平衡性以及组织创新环境与条件的变动性诸方面。  相似文献   
42.
《伙计》的现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征是马拉默德惯用的手法之一 ,也是构成其代表作《伙计》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部作品中 ,马拉默德将象征应用于结构、情节、背景三个方面 ,使其在人物塑造、气氛营造、主题揭示及作品意义的深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结构象征、情节象征、背景象征三个方面探讨了《伙计》高超的象征艺术  相似文献   
43.
汪辟疆及其近代诗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辟疆认为近代诗的成就不仅在清代最高,而且在许多方面超过宋代,他的观点解构了陈衍的理论,重新建构了近代诗的体系。他对近代诗发展的认识,以及关于近代诗派与地域的划分等,受到了当时从西方传进的进化论的影响,也受到了清代传统朴学暨扬州学派的影响,还受到当时新的文学史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长期以来,如何把英语精读课上成同学们喜闻乐学的一门课,一直是英语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教师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出发点,围绕具体的教学要求,精心指导学生,搞好英语精读教学,使英语精读课成为向课外延伸的原动力,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笔者以知识点和语篇的讲授为例,谈了在英语精读课授课艺术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45.
剑溪堂刻本《书经》为近年在徽州地区发现的一种《尚书》新版本。根据其书口、版式、字体、用纸、内封面以及避讳等情况综合判断,该书刊行于明神宗万历年间,与北图藏元明间宗文书堂刻本《书集传音释六卷》同出一个版本系统。它的出现对于认识《书经》乃至整个《尚书》的流变史有其重要意义。在蔡沈集传《书经》普遍流行六册、七册线装本的情况下,三册毛装本无疑还具有较强的版本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分析朗读与语言各分项技能之间的关系说明朗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中华书局点校本中古史书是我们研究中古史料的最易得、最权威的本子。由于史书涉及内容广泛,在标点和校勘中难免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笔者谨将日前所见中古史书点校中的问题,列出三则,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48.
叠词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格,能带来特殊的语言表达效果。叠词形式多样、功能不一,在传达情感、强调意义和创造意境等方面颇具功效,其使用可促进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艺术统一。在结构工整严谨、对字词精炼传神、美学效果要求较高的汉语古诗词中,叠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聚焦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常见类型、特殊功能,关注其英译的策略原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9.
中国古典美学的见解中一直强调审美的最高境界是率性而为。元代曲家于困境和焦虑中,用以天真率意为旨归,融大俗大雅于一体的绝唱"我大元乐府"去体察和表现美。曲家所感受的焦虑、怨愤、痛苦、欢乐和内心所必须担当的使命,使他们不断地以创作去呼唤人生价值的意义,通过赋曲运思,通过审美之径,去感悟人生生命意蕴之所在,并在唤醒自己之时也在唤醒着他人,而走向"诗意的人生"。  相似文献   
50.
因有以禅入诗、入画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诗僧、画僧、诗画僧。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