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6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217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663篇
社会学   87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难民移垦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国民政府以“寓救济于生产”为目的,于1938年至1939年,先后颁布《难民垦殖实施办法大纲》、《非常时期难民移垦规则》和《非常时期难民移垦条例》,制定了难民移垦政策,力图通过建立垦区、垦社,将难民移送到后方开垦荒地的方式来实现救济,增加生产。总体看来,抗日战争时期的难民移垦政策是国民政府救济制度的一大改进,体现了社会救济主体的转变和国民政府救难重心的转移,也为战时西部地区的生产建设作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2.
理顺乡镇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是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构建一种正确、合理,的关系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二者当前的互动关系着手,深入剖析当前社区建设与发展中政府的角色与功能,并探讨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政府与社区关系。  相似文献   
103.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大幅萎缩,适应不了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目前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实行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建立多元化农业保险组织网络体系;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实行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商业化运作模式;加快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采取强制性为主、自愿性为辅的农业保险方式;做好农业保险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0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贫困地区的政府如何把政府功能和市场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贫困农民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武义县政府下山脱贫工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5.
最近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猖狂蔓延,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正在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次非典危机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不断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6.
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纳粹德国与中国国民政府的"易货贸易"经历了从形成到兴盛的过程。德国商人克莱因与1936年的《信用借款合同》分别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性人物和标志性事件。此外,中德两国各自的内政及外交因素也是影响上述贸易进程、推动"易货贸易"兴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7.
证据制度中当事人的证据责任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民事诉讼法和证据法研究的核心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对此也展开热烈的讨论、研究,但却出现理论表述上用词交叉混乱,语符与语义互相交叉等现象,使研究不能深入。因此,尽快倡导理论界科学规范术语用词,才能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08.
试论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诸国宗室内争的发生原因@何灿浩$宁波大学文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相似文献   
109.
论南京临时政府失败的财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临时政府将政权拱手让给袁世凯,最主要的原因是严重的财政困难.一方面临时政府没有稳定的财政来源,另一方面包括军费在内的支出却十分浩繁.由于国民贫穷,所借内债有限;由于列强的贪欲,所借外债甚少,且引起了临时政府内部的政治危机.  相似文献   
110.
刑事证明责任内涵应当包含“评价要素”,对于特定事实,证明责任承担者所举证据仅需要达到说服法官相信事实可能成立之程度。分配证明责任应当遵循证据所持、证据距离与诉讼效率等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未将量刑事实的证明责任进行区别对待,对公诉机关和法院的证明责任规定也不尽合理,更未规定证明责任转移规则。为最大程度实现量刑公正,应尝试对我国量刑事实的证明责任进行体系性完善,合理规定控方、被告人与被害人的证明责任,对立功、认罪认罚等量刑事实创设证明责任转移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