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3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254篇
社会学   202篇
统计学   3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0 毫秒
81.
张翔等 《统计研究》2019,36(3):78-87
本文在考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寿命存在异质性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考察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之间的养老金收入再分配效应。首先根据省级宏观截面数据估计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典型不同缴费基数参保者退休时的平均余命,再据此分别计算和比较不同参保群体的内部收益率。 研究发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上呈现微弱的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虽然低缴费基数参保者内部收益率略高于中、高缴费基数参保职工,但其内部收益率因相对较短的寿命而大大降低。这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在研究制定延迟退休、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参保职工内部不同群体间的平均预期寿命差别,对低收入参保者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2.
就业是民生之基,是社会稳定之本,也是女性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提高女性自身经济地位的重要手段,更是性别平等的测试器。在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城镇女性从业者在教育、卫生等行业有较高从业优势,就业集中分布于公共管理、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在零售、餐饮、住宿等市场化行业的集中度不明显;产业结构、城镇化与乡城劳动力转移、民营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女性人力资本以及择业观念等影响城镇女性的行业就业行为;传统服务业与线上业态、旅游相关产业、生态红利产业、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等是未来城镇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拓展领域;提升女性人力资本有助于女性从业者的就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83.
近代上海城区中,较之公共租界与华界的南市与闸北,法租界中部地区以街道整洁、环境幽静、文化氛围浓厚著称,是颇负盛名的宜居城区。考其形成原因,是法租界紧跟国际上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的时代潮流,对界内工商业进行统一的规划与严格的分类营业管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这三界中,法租界工商业发展比较滞后,城市规划与改造成本较低,又实行总领事独裁制,这是法租界中部地区能够发展为宜居街区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84.
中国城市史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得到了现代诸多学科发展的推动和新兴的城市史学的影响。当今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并形成了城市历史地理和古都研究、城市社会史研究、城市文化史研究、城市经济史研究、比较城市史研究以及城市史学理论研究等热点专题领域。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未来发展可从城市史学的学科建设、城市史研究视野的拓宽与领域的开拓、城市史的整体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等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85.
以绍兴市的越城区和柯桥镇为实验区,利用1984、1997年2个时段的TM图像和1974年的地形图,采用遥感图像监督分类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的提取,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动态监测信息库,进行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及城市用地结构演变规律分析,初步探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6.
杨东亮  郑鸽  任治超 《人口研究》2022,46(1):113-128
中国逐步从定居社会转变为流迁社会,劳动力大范围流动体现在就业城市的自主选择上,该行为对城市工资溢价产生持续影响,同时城市工资溢价又影响劳动力的就业城市选择。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包含个体选择的处置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存在城市工资溢价现象,劳动力的异质性特征和城市差异性特征显著影响就业城市选择行为;纠正劳动力城市选择的内生二元选择偏差后,发现中国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工资溢价变大,而大城市的工资溢价消失,中小城市工资比大城市更有竞争力。中国城市体系中的首尾优势是劳动力理性选择就业城市的结果,这为中国实施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政策来实现城市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内部协调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7.
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三群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流动人口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问题,过去已有大量文献,但研究重点是农民工。这里把外来市民纳入观察视野,利用2008年"迁移和流动劳动力与中国大城市发展"调查数据,分析工资收入和社会保险参与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发现:在工资收入上,不同户籍身份劳动者之间没有净差异;在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与上,本市居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参与的可能性依次递减。这意味着,工资收入已经基本上由劳动力市场决定,而社会保险参与依然与户籍身份有关。不过,这种关联方式已经从过去的城乡户籍身份歧视转向本地/非本地权益差异。  相似文献   
88.
杭斌 《统计研究》2014,31(9):31-36
住房不仅兼有消费和投资功能,而且还是家庭社会地位的象征。对社会地位的关注会促使人们把更多的资源从非地位性商品转向地位性商品,从而扭曲资源配置。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利用CHFS数据对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需求行为和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家庭的住房具有明显的地位特征,家庭居住面积不断扩大与地位攀比有关。2.无论是中低收入家庭还是高收入家庭,住房面积扩大对消费的挤出效应都是显著的。而房价上涨仅抑制了中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对高收入家庭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9.
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设计导则是城市设计理论中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深化对城市设计导则的认识对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总结和概括了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的实践,深入探讨了城市设计导则的价值基础和基本功能,从而在理论上丰富了城市设计导则的内容,为合理制定城市设计导则及其实际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利用2010年8月对贵阳市1 518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老年人在经济支持、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居住安排6个方面生活需求的满足状况,并将它们作为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纳入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经济支持的满足程度是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最强变量,居住安排没有影响,其他4个方面的影响强度依次是: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社会交往、精神慰藉。从城乡来看,经济支持的满足程度是影响城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最强变量,但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最强的变量则是生活照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