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53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92篇
管理学   1034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494篇
人才学   52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599篇
理论方法论   554篇
综合类   11977篇
社会学   1511篇
统计学   79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577篇
  2014年   1043篇
  2013年   1040篇
  2012年   1256篇
  2011年   1418篇
  2010年   1374篇
  2009年   1550篇
  2008年   1640篇
  2007年   1287篇
  2006年   1057篇
  2005年   992篇
  2004年   914篇
  2003年   886篇
  2002年   885篇
  2001年   701篇
  2000年   520篇
  1999年   308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论汉语字、词、词素的本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文的"字"虽然很特殊,但汉语文的历史发展又使词和词素概念成为必要。古汉语基本结构单位以单音形式为主,是一种字、词、词素三位一体的"字本位语言";现代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以复音形式为主,是一种字、词、词素有别的"词本位语言"。当前的字本位理论是向古汉语的回归,不适应"词本位"的现代汉语;其"字"、"字组"概念所指歧异,不符合荀子提出的"善名"标准。恰当的选择仍应是让字、词、词素之名鼎足三分,各行其道。现代语言科学理应面向当今。  相似文献   
992.
纳西象形文字与仪式象征符号体系关系至密,给我们澄清仪式象征意义的本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反过来,象征符号的意义一旦被澄清,相关的文字符号即可获得触类旁通的理解。从东巴教的各种祭祀仪式的场面布置、过程及东巴文字的书写来看,"魂灵"是东巴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人、鬼、神是魂灵存在于不同时空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993.
white elephant的表层意义明白易懂,而隐含其中的文化涵义却难以从词的表象中揣摩出来;“white elephant=白象”这种“对等”而有时却大相径庭的语言现象在英汉交际中非常普遍,极易造成交际障碍与失误。词语的文化涵义渗透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之外,文化学习也不能脱离语言实际。据此,本文拟从词语、习语、修辞、句子等四个层面对英汉词语的文化涵义予以比较与分析,以揭示英汉词语的文化差异、追溯其渊源。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分别介绍了巴赫金以“言谈”为核心的语言哲学与以“对话”为核心的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为巴赫金的文化理论在入手处 ,在核心内容上 ,在方法论上都与他的语言哲学观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本文认为巴氏文化理论在语言哲学时期已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审美功能是诗歌的主要功能之一,而诗歌形式对诗歌的审美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诗歌对源语语言符号本身的高度依赖性,作为语际转换工具的翻译在追求内容对应时往往以牺牲某些形式为代价,从而导致以这些形式为载体的审美成分作为不可译因素而丧失。如今,"以读者为中心"的观念在翻译理论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因而审视这些不可译因素所造成的读者审美偏差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996.
从诗的存在形态看,诗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具有符号与系统的基本特性."语言艺术说"与"意象符号说",不仅是对诗的切入角度的不同,而且是理论思维方法的不同,由此带来对诗本体认识的差异.意象的运动自表象始,其最终目标不是通常所说的指向意境,而是指向情境,情境才是诗的整体审美效应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97.
语言变体是相对与标准语言而言的,它在每一种语言里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英语的变体可以通过语音、词汇、语法等手段来体现,而汉语则主要通过词汇来显示其差异.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性给英语文学作品的汉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旨在通过对<哈克贝恩@芬历险记>两种译本的比较来探讨英汉语言变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口语化”是广播电视主持语言的发展趋势。本区别了口语和书面语在词汇、语法和修辞上的差异,从而界定了主持语言“口语化”的内涵。指出了广播电视“播音式主持”的弊病,从现实、理论、政治和化传统上对其进行剖析,进而阐明主持语言“口语化”的现实意义。最后,结合传播学理论从易读性和人际传播的角度对“口语化”的传播效果做出了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999.
《空中之鸟》以纯粹的形式体现了雕塑的三种语言:体感、量感、质感。雕塑是体感、量感、质感的艺术,这句话用抽象的术语表述出来,也就是,雕塑是"存在"的艺术。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是"变化",雕塑艺术的基本精神是"存在"。  相似文献   
1000.
教育的社会、历史、文化特性 ,决定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必然具有理解性质。在理解中 ,或者说通过理解 ,人们便获得了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就是“教育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日常语言世界中 ,在教育理论世界中。从有关教育的语词和教育俗语中 ,我们能透视出鲜活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关于教育的社会性理解和认识 ;从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把握中 ,我们可以获得人类创造的教育理性。日常语言世界的教育意义是教育历史的积淀 ,它继承历史 ,说明现实 ,现实证明了它的实际 ,它又证明了现实的合理。理论世界的教育意义 ,在理性的道路上也继承了历史 ,但对现实它隐含着批判 ,更大的志趣在于引导教育现实放下包袱 ,走向未来。我们若想获得一个关于教育的全面的理解 ,就必须在日常语言世界和教育理论世界之间建造桥梁 ,沟通常识和理论 ,链接历史、现实和未来 ,把知性逻辑和理性逻辑辩证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