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495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殷墟聚落形态研究是这些年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课题 ,但在殷墟聚落居民的族系这一基本问题本上尚有很大分歧。通过仔细分析当地所出的相关族氏铭文 ,可以发现 ,在商代晚期 ,居住在殷墟聚落内的居民并非是由单一族系的“子”姓族氏组成的 ,当地的居民至少应该包括子姓、姜姓、姓、姓等各个族氏 ,同时也可能有任姓族氏在殷墟聚落内蕃衍生息。  相似文献   
42.
罗家云 《学术探索》2006,(6):127-132
一个远离政治文化中心,村民法律意识十分淡薄的哈尼族山寨,却维持着有条不紊的良好秩序。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发现该村寨形成了一个由传统的家庭(家族)、咪谷和现代的村民委员会、党小组及村小等组成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村落社会控制组织体系,这一社会控制模式在哈尼族村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43.
云南民族村作为一个已有12年历史的老牌主题公园,目前正危机四伏,面临着一个艰难的转折。对此,作者从主题公园的内涵与外延、资源导向还是市场导向、市场需求与产品结构、经营方式与经营观念、激励机制与人力资源管理、以产定销还是以销定产等6个方面入手,对云南民族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如何走出困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4.
村庄公共权力:村治研究的切入视角及其解说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海林 《社会科学》2006,(12):77-87
村治研究的重心从民主问题转向治理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研究村庄公共权力则是搭建学术对话平台、消解学术分歧的重要突破口。以村庄公共权力为村治研究的切入视角,不仅有着特定的村治研究意义,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价值取向。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作为村庄公共权力研究的传统解说模式,因其解释空间的有限,难以将村治研究继续推向深入。借鉴并运用治理理论解说模式,是深化村庄公共权力研究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5.
本文探讨了Y村村民共同体"苦痛"的记忆与当地村民所践行的"闪婚"模式以及当地婚恋模式变迁之间的关联。村庄共同体的整体利益需求构成发生在村民个体身上的婚姻失败事件转化为"苦痛"的集体记忆的意义转换机制,同时也构成这种苦痛记忆代际承续的动力。这一在不同代际间被不断表述的"苦痛"记忆经由关涉婚姻的地方感与行动主体婚姻实践的结合引发了对当地婚姻规范的动态建构,致使当地婚恋模式的变迁和"闪婚"模式的映现,而这种被行动主体建构出的新的婚姻模式和婚姻规范又在规制着当地村民的婚姻实践。  相似文献   
46.
农村劳动力流出对粮食规模化生产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湖南不同类型村庄的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出对粮食规模化生产影响是有差异的.那些粮食生产条件相对较好村庄的劳动力不断流出有利于加快推进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但要想使规模化水平达到理想状态还需要政府实施组合拳。而在那些粮食生产条件相对较差村庄的劳动力不断流出并不一定能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相反还可能抑制其发展。为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出和加快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在保障农村流出的劳动力就业基础上.应该加快培养留守职业农民和制定支持粮食规模化生产的激励政策.降低农户种粮的成本.增强规模化种粮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47.
政治的变革、经济的不断进步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对苗族习惯法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为习惯法向村规民约的演变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因为习惯法向成文法发展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国家制定法调整的范围有限,亟需具备一定效力的村规民约加以弥补,村规民约与当地文化语言相通可解决制定法的语言表达晦涩难懂的问题,国家司法机关能力有限又希望通过村规民约发挥补充作用。村规民约具有规范、补充和自治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48.
地方人大常委会是特定共同体内最高权威机构,是民主代议组织,承担着道德建设职责,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行使荣誉职权的正当性。《地方组织法》第44条作为荣誉职权的授权性条款,明确了其行使主体、具体内容,但相对于具体实践来看,该条款属于原则规定,留下了巨大的自由操作空间。实践中存在着职权主体僭越、表彰对象不均衡、表彰条件要求偏低等问题。鉴于此,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需要在保障荣誉职权行使的独立性、设置专门组织、规范荣誉称号等方面完善地方人大荣誉制度。  相似文献   
49.
徽州楹联是高雅的文化旅游符号,表达出古徽州人崇儒重教、讲究孝悌、重视教育、谦让勤勉等处世哲学。文化景观中的楹联符号重构具有意义。重构中楹联符号在主题上应与文化景观的内涵相统一,内容上需民族性与时代性包容并蓄,格调上通俗与高雅兼而有之,形式上要追求赏心悦目的美学享受,功能上可突出渲染主题与深化意境。  相似文献   
50.
京郊民俗生态旅游发展探讨——以怀柔区北宅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生态旅游是京郊乡村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运用参与式快速评估(PRA)方法,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从村落尺度的微观角度,对北宅村民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快速诊断。针对基础设施和村域规划、客源可持续性、产品设计和营销、内部管理和运营机制、村域协调发展和收入均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