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25篇
民族学   15篇
丛书文集   307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1506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1.
明王朝的治藏政策之所以是温和而富有成效的,不应孤立地从明朝的国力强弱去评判,这与在当时占统治地位之朱学“王道”思想,还有草原文化的冲击及当时西藏地方的政教发展形势等均有莫大的关系。在主观层面上,明王朝从一开始就自觉地走上了一条与前代崇尚法家、醉心于开疆拓土所不同的发展思路。历史地看,这既是一个具有高度封建文明的中华民族的理性选择,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2.
王禹偁——两宋尊杜第一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杜甫在宋代倍受推崇,确立了"诗圣"的地位。其间,王禹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作为白体代表人物的王禹,主张学白而实亦崇杜。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都受到杜甫的深刻影响。"子美集开诗世界"的卓识,在杜诗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两宋尊杜第一人",王禹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13.
丁四新 《文史哲》2006,50(5):43-54
在本性问题上,告子属于“无善无不善”论;“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更近于扬雄“性善恶混”论,而与世硕、王充的观点不类;“有性善,有性不善”,则与世硕、王充“人性有善有恶”的主张相同。世硕诸儒与王充,在本性问题上观点是相同的。第一种人性主张,属于“性一”之论;最后一种,则非。因此主张“性一”的竹简《性自命出》(《性情论》)篇,不属于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和世硕这帮儒者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4.
王安忆的"城市系列"描写了都市街巷里弄的世俗生活.本文阐释了其作品中城市女性形象的精神内蕴追求世俗的优胜与注重实利.从而确立出王安忆笔下城市女性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城市最真实的生活方式的代言人;市民精神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115.
侯德仁 《阴山学刊》2006,19(5):62-65
《中华文明概论》以论为经,以史为纬,经纬交织,深刻阐发了中华文明的真谛。本书有四个鲜明的特色:重视宏观理论创新;对中华文明内涵的深度挖掘;对中华文明“和谐”精神内核的精辟阐述;文笔清新流畅,逻辑严整,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相似文献   
116.
站在近代这样的时代峰颠上 ,王国维作为近代著名的学者 ,在他的学术中已经透露出了现代的气息。在美学思想上 ,王国维一反中国传统的“功用”主义思想观 ,提出了他著名的“非功利”美学观念。在王国维看来 ,艺术是超功利的 ,具有其独立的价值和地位。这无疑提高了艺术的地位 ,为日后中国建立独立的艺术精神提供了先验 ;在美学术语上 ,王国维由传统术语经由阐释而转为现代性和由西方引入美学术语这两条途径 ,提出大量的现代美学术语 ,并且在他的文章中加以应用 ,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性的一个表现。总之 ,王国维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值得后人加以借鉴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7.
屠青 《殷都学刊》2005,(3):40-43
韩琦与王安石两人由于最初交往时的误解,以及性格、政治主张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之间一直没能建立起十分亲密、融洽的私人关系。两人后来又有不同政见之争,但并未成为水火不容的仇敌。王安石在诗文中曾表达出对韩琦的敬重与感激之情。在王安石变法期间,韩琦也没有对王安石进行人身攻击,没有否定王安石的为人。对于彼此的人格,他们还是互相敬服的。韩琦与王安石的交游体现出二人宽容大度的胸怀,展现了两位当世名臣的风范,可以驳斥前人对于二人关系的歪曲。  相似文献   
118.
王充视著书立说之鸿儒为儒生的最高层次,肯定其文化创造力,空前突出鸿儒与“立言”的价值,其儒生观对于儒生的自我定位、儒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9.
王安石的诗文风格可用“瀑出山涧”为喻。其立意卓尔不群,超凡脱俗,如壁立千仞,具有峭拔美;其抒情激情澎湃,无所羁绊,如瀑挂前川,飞流直下,凌厉强悍,具有阳刚美;其结构布局,叙议结合,一线贯穿,具有和谐美;其诗文形制短小,意蕴深刻,简洁明快,省去了百川支流的汇聚过程,展示着飞流直下的瞬间美景,具有精简美。  相似文献   
120.
汪曾祺独特的文学世界根源于他对世界独特的认识方式。汪曾祺将世界看作一个以人为本的整体,人与他者在整体的宇宙中共在,人的存在的最高价值是超越在场。汪曾祺由此而来的艺术观念从文本之内指向文本之外,他认为艺术存在于由在场到不在场的想象空间,想象是沟通在场的生活世界和不在场的意义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