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62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34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1306篇
社会学   141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认知语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讨论发话人怎袢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制约受话人的认知语境以及受话人如何在认知环境中选择并延伸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82.
奈达把翻译的过程分为分析 -转化 -重组三个步骤。本文通过区分及分析翻译过程中分析的对象与分析的参照物 ,论证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 ,整个语篇不是也不必是译者分析的对象 ,它只起语境的作用 ,从而证明了翻译中“句本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探讨了语境与交际的关系.重点论述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在交际模式的指导下如何利用语境,寻找到最佳的关联,推理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具体分析了语境在交际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4.
网络环境下的市场营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活动 ,尤其是营销活动。为此 ,从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和特点的阐述入手 ,分析了网络营销的方式和影响 ,并提出了企业推进网络营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85.
主导文体是一种文本语境,影响着人们对词语的选择、对语义表达方式的心理设想和词义组合、聚合的整体构造方式.汉语主导文体所营构的文本语境理应成为考察汉语词义发展情况的一个重要"参数".文言和白话这两种汉语文体,在各自占据主导地位以及二者嬗变交替之际,都深刻地影响了动态词义在语境中的实现方式和汉语词义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6.
埃德蒙·金是当代较有影响的比较教育学家,其比较教育方法论在比较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比较教育相对主义研究范式的典型代表,他提出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比较研究分析框架,并在研究方法上提出了教育洞察法,从而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比较教育方法论.  相似文献   
87.
汉译西方文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译西方文论作为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被遮蔽在笼统的"西方文论"概念中,长期被忽视而未能得到系统清理.经过近百年发展,提出"汉译西方文论"概念并加以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概念的建立及其相关研究,将会唤起对汉译西方文论自身价值和独立品格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将有可能引发我国文艺理论总体格局的某种变动,成为推动我国文艺理论体系创新和发展的理论生长点.  相似文献   
88.
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对应着两个语境 :故事发生时的语境 ( 5 0年代初至 70年代初 )和故事写作时的语境 ( 80 - 90年代 )。她将“陪斗者”这一政治身份转化为叙述人的观察和言说视角 ,通过“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的修辞方式 (表现为“我不是…”/“我是…”的语式 ) ,实现了对语境限制的反限制 ,构成了一种“互文本”的深层意义结构。其戏谑式命名的常用方式是“贬低陈述”。作为女性写作 ,杨绛选择反讽作为自己散文的基本修辞方式 ,既是时间的积累沉淀对她的话语启示 ,也是她对自己文化素质审美心智优长的一种发挥  相似文献   
89.
周淼龙 《云梦学刊》2003,24(6):87-89,93
将写作发生的起点,从过去的“审题”还原到生活之中,从而使整个写作发生机制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功能上,从“应试”变为了“应世”;从一个封闭的自控系统变为一个必须适应语境的开放的自调节系统。这给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参照。  相似文献   
90.
语言中任何一种单位的意义 ,都是在语境中而得以终极确定的 ,因此通过对语境的分析去寻求语义 ,便可称为“循境求义”。王引之认为 :“经之有说 ,触类旁通 ,不通全书 ,不能说一句 ,不通诸经 ,亦不能说一经。”这种以“诸经”为语境、以“全书”为语境的观点 ,较之现代语境学说 ,则显得眼光更为开阔 ,更为高远 ,对学识的要求也更严更高 ,可视为“大语境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