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9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136篇
管理学   5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8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85篇
丛书文集   2516篇
理论方法论   926篇
综合类   12139篇
社会学   563篇
统计学   5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83篇
  2014年   934篇
  2013年   864篇
  2012年   1187篇
  2011年   1302篇
  2010年   1044篇
  2009年   1109篇
  2008年   1088篇
  2007年   1335篇
  2006年   1293篇
  2005年   1227篇
  2004年   1048篇
  2003年   1007篇
  2002年   846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个体性生命焦虑是西汉赋家比较浓郁的生命意识。它较集中地体现于骚体赋和拟骚赋中。可以说,西汉赋家继承先秦时代的人文精神,并结合新时代对士人话语自由及人格自由的限制与剥夺,将屈原的楚骚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对后世文学关注生命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2.
汉代荒政已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体系。汉政府在救荒实践中 ,往往能从战略高度出发 ,在灾前、灾时和灾后采取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备荒、救荒的策略措施。本文从文献资料出发 ,对汉代的救荒对策作了较为细致的总结和分析。这些措施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它对于今天预防灾害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从唐末至今 ,论者对晚唐诗大多持否定态度。反思这种带有明显历史惯性的批评现象 ,不难发现 ,不是晚唐诗缺乏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而是其出现的异于此前诗坛的人生哲学、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艺术思维和艺术风格 ,不仅使那些视文学为伦理、政治奴婢的封建文学观念批评者难以认同 ,也使那些对思想文化史发展缺乏认识和分析的批评者 ,难以理解出现在晚唐诗中的种种变化 ,因而导致千余年来的批评失误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清代学术史的研究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半期 ,梁启超、钱穆等资产阶级史学家在研究中 ,力戒门户之见 ,注重揭示各种学术思潮与流派兴衰的内在因果关系 ,重视汇通中西文化的学术思想及方法论的探讨 ;中后期 ,以侯外庐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 ,清理发掘了清代学术史中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近二十年来 ,清代学术史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 ,内容涉及对清代学术史的专题研究 ,也有对清代某个学者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25.
五四运动后的 2 0 -3 0年代 ,为使传统思想现代化和西方思想中国化 ,梁漱溟在推崇宋明理学的同时 ,吸收了许多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来完善自己的理论。但就总体而言 ,梁漱溟所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运作 ,有很大的局限性 ,与中国的现代化思想相去甚远 ,倒是更多地表现了保守、落后和空想的成分  相似文献   
26.
20 0 1年 ,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的学者们 ,将视角拓展到学术史、考古学、文献学、宗教学、历史学等领域 ,呈现出一种多学科相结合的良好态势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同时 ,新世纪伊始 ,学者们对未来中国文学研究作了重要讨论和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7.
东汉末年社会上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求真”思潮,在理想与现实、真理与谬误、虚妄与真实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对立中寻找出路,构成了东汉思想的主要趋向。“求真”思潮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同时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其产生的后果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儒家思想自身的修正与道家思想的兴起。  相似文献   
28.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2,22(5):56-61
浓烈的悲情色彩和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混融状态,是汉皇室楚歌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与现实政治带来的巨大痛苦、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楚文化本身固有的悲情因素及楚辞歌乐舞的混融状态、汉代倡乐之风的盛行、充分抒情的需要密切相关。对母体文化的怀恋、残酷的政治现实、汉帝王后妃本身较高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倾情于楚声歌唱。  相似文献   
29.
汉代画像石 (砖 )有大量的表现汉代妇女生活的画像 ,主要有神话传说中的妇女形象、贵族妇女形象、劳动妇女形象、历史故事中的妇女形象、侍女形象、乐舞百戏中的艺伎形象六种类型 ,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汉代妇女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0.
《青史演义》是蒙古族文学史上一部最著名的长篇小说。其作者尹湛纳希生活在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他亲身经历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国力的衰败。当时蒙古族社会上层阶级安于现状 ,麻木不仁 ,而且整个蒙古社会信奉黄教 ,百姓们为了来世的利益 ,牺牲此生的事业 ,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进取心。为了重振蒙古民族英勇、坚韧的民族精神 ,《青史演义》由此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