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68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109篇
管理学   4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67篇
丛书文集   1521篇
理论方法论   348篇
综合类   8175篇
社会学   161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600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615篇
  2011年   695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591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825篇
  2005年   829篇
  2004年   778篇
  2003年   768篇
  2002年   524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21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创新教育中的主体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理念,开展创新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如何认识学生的主体因素,激发学生创新的心理动力,完善创新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品质,增强创新的能力技巧,这是推进创新教育取得成效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52.
荀子的社会化思想与西方社会化理论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二者都重视社会环境以及同辈群体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二者社会化思想的出发点存在着明显差异。荀子社会化思想是从社会整体视角来展开的,西方社会化理论的研究则是在个体论的视角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53.
从桥梁与人类文化历史的关系、桥梁与人类对材料的使用和创造的关系、桥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等方面叙述了人类文明的成果与桥梁的关系 ,认为桥梁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本身的意义 ,成为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54.
生态思潮的主要诉求是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思想文化批判,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和科技至上观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思想根源。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具体的生态治理实践,却能够为挖掘乃至铲除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之根作出贡献,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生态思潮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此。对于生态文化的重建来说,生态整体主义、生态的发展观和生态的科技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构成了生态文化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5.
文章分析了陈云的调查研究理论,即对调查研究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及对调查研究者的素质要求。学习研究陈云的调查研究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6.
国外通过开征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资源开发税、噪音税、拥挤税以及环境关税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但中国目前尚未建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生态税收体系,存在着主体税种缺位、相关税种环保因素考虑不够、生态税收优惠形式单一等问题。建议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开征专门的环境保护税、改革相关税种、完善税收优惠等措施,构建以生态税收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新体系。  相似文献   
57.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草原的日益退化,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形势严峻,牧区的生态移民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并在我国许多牧区开始实践。该文对牧区生态移民的成因和途径做了初步的探索。我国牧区人口已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许多牧民已经丧失了基本生产生活资料——草原。草原封育需要牧区进行生态移民,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牧区生态移民;政府要用宏观、开放的视野指导牧区生态移民,不能局限在一时一地解决这一问题;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改革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第二、三产业,为牧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减轻向系统外移民的压力;向农村和城镇转移,实现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向系统外移民。  相似文献   
58.
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度文明的精神生活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逐渐学会一种使人真正成为人的生活方式,这便是休闲。休闲是人类文明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59.
一、农村水利与新农村建设中央制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以饮水安全、灌溉排水、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和农村水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水利正是为这一总体目标服务的,其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主要  相似文献   
60.
明代中叶,随着社会经济经基础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种种变化。产生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在对当时社会世态人情的描绘中,已经比较明显地体现了这一时期社会思潮中的某些重要方面:商业活动中社会各阶层对商业利润的趋之若骛,商贾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传统四民关系的转变;两性关系上人们打破了文化传统中那种社会性、伦理性对人的个体心性的禁锢,而表现出对非理性情感和欲求的渴望与追求;服饰上撼动了高压在人性上面等级观念的磐石,表现出一股“去朴从艳”、逾礼越制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