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24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71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党的十九大明确作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政治论断,并把它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首要观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提出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党建工作的基本指导和根本遵循。新时代,正确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逻辑理路至关重要,因为这是我们党与生俱来和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战胜敌人的强大法宝和克服一切困难风险的定海神针;是执政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和紧锣密鼓反腐惩恶的内在需要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青年工作思想、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回应新时代青年工作不断发展创新的现实需要而提出的。这一思想强调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本领学识培养、成长成才服务和青年组织深化改革,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思想的与时俱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青年组织的优化升级,为广大青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正确指引。  相似文献   
13.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根基中的生存智慧作为哲学依据,是顺应时代要求的新论断。这个思想有着生态自然观与生态经济观相统一、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想特点。有此思想指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4.
促进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是当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构建动力机制、健全引导机制、完善保障机制有利于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构建动力机制,需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认同的情感动力,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认同的利益动力,以理论的科学性增加认同的思想动力;健全引导机制,需要以理论研究为支撑,完善教育机制;以正确舆论为导向,强化宣传机制;以阵地建设为平台,健全导向机制;完善保障机制,需要壮大经济基础,突出利益认同;健全民主政治,增强政治认同;坚持文化自信,强化价值认同;夯实民生基础,巩固社会认同;推进绿色发展,提升生态认同.  相似文献   
15.
构筑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之一,这一重要论述准确框定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全新格局,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指向明确,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指南.“三学一体”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发展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和育人育才的主阵地,必须将构筑“三学一体”综合发展体系作为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有力抓手,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和中心”“以学术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把学科建设与育人育才两个目标相统一,基于学术创新能力提高育人育才质量.从理论前提上,明确体系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影响与关联,在实践探索中找到构建综合发展体系的主要思路和基本原则,进而更好地实现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育才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建设有必要从学理上深入分析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逻辑根据,从而找到有效的建设路径。为此,笔者对国外大学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规律进行了考察,认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深层基因,回应国家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内在需求,融入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神圣使命,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是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强力支撑。因此,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的路径选择应当是: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把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精神内核,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根本追求,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自觉目标,把一流学科和一流师资建设作为大学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经历了率先发出“向海进军”号召、明确提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庄严宣告海洋强国建设三个阶段。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创新海洋科技、维护海洋权益等。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在海洋强国建设“目的性”上做到了为国富强与为民谋利的统筹;在海洋强国建设“方法论”上做到了矛盾论和系统论等方法的统筹运用;在海洋强国建设“治理观”上实现了国际治理与国家治理的统筹。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区域意义——指导有关沿海省份创建海洋强省示范区、国家意义——强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世界意义——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开放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提出了新时代开放发展理念,指明了我国开放发展的新方向,奏响了我国开放发展的新乐章。习近平新时代开放发展理念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并以基本要求、布局安排、实施路径构成了其逻辑体系,彰显了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包容性与竞争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等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9.
人民健康是人民福祉之本、强国建设之基。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基于“健康中国”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时代背景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滞后以及传染病等问题,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 康放在第一位;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思想;大卫生、大健康新理念;人民健康是最大的生产力;人民健康是全面的健 康以及习近平关于新冠肺炎防控的思想内涵。通过研究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应对国内出现的重大疫情,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维护国家安宁与国际稳定,更好地体现中国 防疫经验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需要从方式、方法层面进行分析。在深耕教材的基础上,发现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在融入习思想时,依据不同内容主要采取了文献参考式、引入说明式、说明原理式、补充创新式、替代更新式等方法。为有效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针对教材中对习思想融入的不同方式,可以因内容分别或组合选择活动拓展法、课前一语法、习近平话语中心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在转化过程中,在方法论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转化有法但无定法;在转化的内容和方法的关系上,必须坚持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统一,从习思想和教材整体视角审视转化,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思政课的价值引领方面,必须处理好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把转化最终落脚于价值转化,使习思想真正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