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686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炎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转变时期,也是中国原始社会道德的形成、发展时期.炎帝时代的道德特点是:坚韧不拔、团结拼搏,民主友爱、人人平等,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民无私心、道德淳朴.这应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受活》:荒诞背后的焦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连科的《受活》用超现实的方法营构了一个荒诞奇诡的艺术世界,在荒诞的背后却是作家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劳苦人命运的焦灼,对造成劳苦人悲惨遭际的权力个体、权力机制的拷问,以及对造成劳苦人失语的当下文坛的不满。  相似文献   
93.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经学确立了在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经学发展繁荣兴盛的程度,成为衡量历史上一个地区是否具有深厚文化根基的重要依据。历史考察表明,历代以来,无锡的经学教育颇为兴盛,经学传播颇为广泛,经学研究论著和经学人才层出不穷,这充分反映出无锡是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是具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厚实根基的。  相似文献   
94.
83例患子宫内膜炎奶牛被随机分为5组,1—3组分别以30ml、50ml、80ml自制“宫炎宁”灌注于子宫内,4—5组分别灌注土霉素和氯霉素。结果表明:灌注80ml宫炎宁组综合疗效较好。1—3组共治愈6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91.94%。三个情期受胎率为82.22%,其疗效、配种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土霉素组(P<0.01),配种受胎率显著高于氯霉素组(P<0.05)。宫炎宁对急、慢性子宫内膜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愈配种受胎率急性为94.44%。慢性为65.38%,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5.
研究指出,《法意》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著作,涉及社会科学很多方面,反映了他的主要思想。严复译介《法意》,并写下大量按语,对原著思想进行评述,与孟德斯鸠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严复的译介及阐发,促使中国上下自我反省,寻求救国之道。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体现了中西方的双向互动:孟德斯鸠的思想理论本身适合中国特定的历史语境,而中国特定历史语境决定了需要像孟德斯鸠这样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类似理论。  相似文献   
96.
福克纳和莫言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该文从跨文化研究视角出发,考察福克纳对莫言小说创作的影响。通过比较福克纳和莫言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发现莫言只是在形式上借鉴了福克纳的作法,两者在母题原型叙事、象征叙事等深层结构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呈现出各自文学形态的独特特征。在探究两者上述的区别时,宗教是解读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7.
署名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引发了一系列同题拟诗,唐刘商《胡笳十八拍》是现存最早的拟作。刘商《胡笳十八拍》为文姬代言,在模拟的基础上融入了创新元素,在当时被广为传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抗日战争时期,粮食对根据地财政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其战略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顺应形势的千变万化,盐阜抗日根据地不断调整和完善粮食政策.盐阜抗日根据地开展粮食工作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粮食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体现.盐阜抗日根据地的粮食工作是苏北乃至华中抗日根据地粮食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9.
在继承北宋五子对信仰与知识加以联系并解构的同时,朱熹着力于更加逻辑与严密地论述了知识与人文信仰二者之间的关联。在知识与人文信仰的关系中,朱熹认为信仰以知识为基础,知识以信仰为依据。扩充知识是完善信仰的过程,它指向的是可能性目的;具有信仰是获得知识的依据,它指向的是必然性原因。  相似文献   
100.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系统论述了晏阳初在平民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那种卓绝非凡的教师素质和教育家品质,旨在为当代教师职业理想教育带来理论上的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