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0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268篇
人口学   60篇
丛书文集   327篇
理论方法论   71篇
综合类   1774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初级群体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群体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单位,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群体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如此,民族社会学更如此。处于转型期的西北民族乡村社会,社会群体特别是初级群体依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其进行功能分析有助于深化对它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32.
农村地区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改变我国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已显得非常紧迫。通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背景、概念、特征和制约因素等的分析,得出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非常必要的结论,并指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3.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完善党政机关用人制度的改革,为其他领域实行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创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改革文教、卫生、科研等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及工资报酬制度,进一步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有关法规,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优势和潜能;发扬学术民主,拓宽民主渠道,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各类人才进言献策提供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34.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城市流动儿童入学准备具有其特殊性,相关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通过随机和分层抽样法,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选取100名学龄前流动儿童及21名学龄前非流动儿童作为被试,进而运用儿童入学准备综合测评工具对被试进行逐一测评。研究结果表明:非流动组和流动组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总分(M非流动组=40.95±6.88,M流动组=31.17±8.96),即非流动组入学准备水平总分高于流动组儿童。在入学准备的5个方面测试上,流动组在动作技能维度总分略高于非流动组,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学习方式、认知与一般认知、情绪与社会性、言语能力等4个维度,流动组均低于非流动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或边缘显著。针对民族地区城市流动儿童入学准备中存在的问题,需加强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扶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坚持普及学前教育,持续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进程,完善学前教育入学准备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35.
从经济水平、事业科创、社会文化、生活保障四个维度,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构建县域人才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评价与分析浙江省84个区县市。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各区县市人才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与评价,发现浙江省各区县市人才环境竞争力呈现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总体格局,各地市内区县市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聚类分析将竞争力形态较为相似的区县市归类并总体分为的四种类型。基于两种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若干建议:建设人才环境竞争力提升示范区、推进协作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加强适时监测评价等,依托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策优势,促进地区人才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36.
厘清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推进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相匹配,对于生态功能区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用地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相结合,深入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依据ROC曲线检验模型效果和界定最佳预测阈值。模型结果显示ROC曲线的Youden指数为32.7%,对应的预测阈值为0.41,模型效果较为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口规模、承包土地规模、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归属认知、村庄地形、村庄类别、租金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不限于经济因素的考量。  相似文献   
37.
基层形式主义成为困扰乡村工作的顽疾。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工作遵循“事本主义”逻辑,国家在基层领域以有限的形态存在,基层具备内生秩序生成能力,形成诸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矛盾化解方法。近年来,随着“三农”工作的总体形势变化,基层工作越来越大程度地纳入到国家统一治理的范畴,乡村治理活动的制度外空间被压缩,乡村治理逐步进入到体制化管理。乡村治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一方面消除了体制外运作的不规范现象,同时也带来了基层形式主义弊病。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不是要回到传统治理方式,而是要寻求乡村治理体制与乡村治理需求的再次匹配。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对甘青藏区传统民间手工艺中的甘南玛尼石刻和青海湟中敲铜工艺的田野考察,对两类民间工艺的制作工艺、宗教信仰背景、生产模式、文化内涵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并且对甘青藏区的传统民间工艺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39.
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首位。对甘肃六个经济落后县域的乡村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乡村幼儿园教师对待户外健康教学活动的态度是积极的、户外健康教学活动实施的胜任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理论支持户外健康教学活动的实施不尽如人意、对幼儿运动负荷量的把握情况不容乐观、对户外健康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的关系理解不清晰。提出调动乡村幼儿园男教师设计与实施健康教学活动的热情、开展丰富乡村幼儿园教师教学理论知识的专项培训、通过专题研讨帮助乡村幼儿园教师理解幼儿运动负荷量的重要性、分析优秀案例帮助乡村幼儿园教师厘清教学和游戏的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40.
全面抗战时期,受战时通货膨胀影响,大后方大学教师和学生群体的生活水平迅速下降,但与真正意义上的"赤贫阶层"尚有距离,决定大学教师和学生生活水平的关键要素相比战前已发生变化。战前大学教师的生活水平结构与教师职级、教育水平紧密相关,而战时大后方大学教师的生活水平结构则受到薪金、兼职、家庭负担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制约。战前大学生的主体是社会中间阶层出身的子弟,校园内的生活水平结构呈"橄榄型",战时大后方大学校园内的生活水平结构则截然二分为富裕和清贫学生两部分,清贫学生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主体。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大学教师和学生生活水平结构的变化,既有战时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受到国民政府相应教育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