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0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顾瑛以独立的“文人”身份和以赋诗为娱乐的文学理念崛起于元末 ,主要通过主持玉山雅集及其诗歌创作与杨维祯相呼应而领袖文坛 ,为铁雅派的发展和古乐府运动的演进以及元末文学的繁荣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2.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诗经》,学界一般认为属于《鲁诗》。通过对海昏侯墓出土《诗经》中的传、故训、文字以及《齐论语》等其他竹简,结合传世文献记载,海昏侯墓《诗经》属于《韩诗》的可能性更大,可能与昌邑国《韩诗》学者王吉有关。通过海昏侯出土诸多简牍文献可知,刘贺其人虽缺少政治谋略,但也非冥顽不灵之徒。相较于汉代其他诸侯王,刘贺亦称得上是好学之人。  相似文献   
53.
宁瀛具有一种革命性的独立创作精神,在人们不由自主地被"时尚和流行"的浪头打得晕头转向的时候,她的作品却使人清醒。本文以宁瀛作品创作时间为纵线,将她镜头中的城市空间作为切入点,深入探索社会转型期城市变化背后的秘密——人的迷失以及社会秩序的重构。  相似文献   
54.
新蔡竹简选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河南省新蔡县葛陵楚墓所出 1 50 0枚竹简 ,2 0 0 3年 1 0月正式发表 ,这是近年楚简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本文选择其中若干问题予以讨论。例如 :楚人最初居于丹淅流域的均州 ,而后向西向南开拓疆土 ;通过若干地名的系联 ,反映楚、赵联盟与齐、魏、卫联盟的一次战争 ;以及若干卜筮和遣册的专用术语等等。凡此种种 ,或印证典籍记载 ,或补典籍之阙 ,对楚文化乃至先秦史的研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5.
《词林韵释》是一部是关于近代汉语语音的重要著作。其声母系统相对中古时期已经大大简化,只有20个声母。声母简化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本文就其中一些声母的合并情况进行探讨,为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并希望能为其他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6.
虹影是一位颇受争议的旅英女作家,她从在国内的写诗到国外的写小说,一步步走入世界性作家的行列。从她写诗到写小说的蜕变、不同历史文化与时空的交融体验、“海上花三部曲”的杂语性与历史隐喻等三方面.可以展示出虹影小说的中国经验是如何与“世界文学”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57.
李峻岫 《云梦学刊》2010,31(1):25-28
西汉韩婴之《韩诗外传》杂采先秦之经子传说以说《诗》,其中援引最多的当数《荀子》,以致前人多认为《韩诗》为“《荀卿子》之别子”。实则就《韩诗外传》一书来看,韩婴固然在诸多方面受荀子影响,但也吸收了孟子的很多观点,表现出一定的尊孟意识,韩婴在人性论、法先圣等问题上都体现了其兼综孟荀的倾向。在权变观、并田制等观点上则与孟子思想一脉相承。《外传》袭取《荀子》“非十二子”之论而删非思孟之文;引《荀子·儒效篇》而删去“法后王”一段均是出于其尊孟意识,亦是其自身思想倾向之合理要求一  相似文献   
58.
殷璠与《河岳英灵集》,前辈学者研究成果颇丰,文章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河岳英灵集》所选诗歌体裁、诗歌情感内容特征以及所选诗人职官品级等入手,考察殷编撰《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心态。文章认为,殷璠《河岳英灵集》首先体现了其尊古心态,其次是流露出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对闲逸隐沦生活的向往的心理,再其次是该集折射出殷璠因怀才不遇而发愤著述的心态。这些选诗心态的影响,使《河岳英灵集》成为一部具有一定批评价值并且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选本。  相似文献   
59.
俞樾《东瀛诗选》的编选宗旨及其日本汉诗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东瀛诗选》之编选与刊布入手,通过对该书自序、凡例、诗人评介及入选诗作的论析, 探讨了 “就余性之所近录而存之” 、“务取雅音” 、“以期协律” 、“有美必扬” 、“不必尽 以中法绳之”等编选宗旨,并进而通过正确的源流观、开放的交流观、积极的比较观等三层 面,阐绎了俞樾的日本汉诗观,及其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60.
黄震云 《云梦学刊》2021,(3):40-42,61
楚武王向周王室请尊号不成,就自封为郢,作为楚国王城。从清华简《楚居》篇来看,称呼都城为郢是当时的表达习惯,屈原《哀郢》所表达的就是迁都时候的情境,哀郢就是悲国自伤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