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394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张爱玲凭着自己的作品展现出了过人才华。而在张爱玲小说中,她擅长在各个方面用比喻来剖析人物微妙的心理,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也用比喻来渲染气氛,适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张爱玲的比喻与众不同,这些比喻向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画面。在她笔下构筑起一个鲜活灵动的"动感世界",从而反映文章的深刻主旨并形成她小说独特、巧妙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2.
当代中国的诗坛上,云南诗人于坚的诗歌写作与诗学观念都是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存在,而他的诗歌写作与其诗学观念之间也有着紧密的关系。本文在发掘出于坚诗学中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于坚二元对立的诗学观念对其诗歌写作的深刻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其诗学观念存在着的先天缺陷和危险的偏执倾向,以及其诗学观念难以回避的一种尴尬。  相似文献   
33.
对钢铁业的关注是张謇经济思想活动一个重要环节。张謇对我国钢铁业的规划建设主要发生于其任职农商部之后,着眼于主管机构的组织建设、铁矿的国有经营、铁厂的建设规划以及对汉冶萍的处理等问题上,表现为认识与实践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4.
《谏果回甘》是岭南晚清著名的民间小说家邵彬儒一部重要的圣谕宣讲小说集,其围绕康熙颁布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的《圣谕广训》讲说善恶因果报应之故事,生动展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风情画面,在一定程度上是岭南社会风貌的写照。通过对其内容尤其以吸食鸦片和卖猪仔现象的研究,可以了解这一时期的岭南历史与社会。  相似文献   
35.
张謇经济思想与实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兴办实业的过程中,张謇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主要是以实业救国为号召,棉铁主义为核心,振兴农务为基础,并以开放主义和发展教育为经济发展的前提,强调经济立法。  相似文献   
36.
论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爱玲是具有成熟女性意识的现代作家,在她的文学创作中,围绕女性存在的终极理想,思考女性存在的意义,认为女性应在真正意义上达到男女平等。她通过作品揭示了男权社会造成了女性本质的异化与失落,同时,女性骨子里深深浸淫的自甘依附男性的奴性心理是阻碍女性发展的内因。她希望女性应尽早挣脱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男权传统牢笼,成为自由自在的女性优美自在的存在。  相似文献   
37.
西汉比胥鞬屯田与戊己校尉的设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比胥鞬当在今鄯善,初屯时约有数百人。随着西汉屯田重心的北移,车师前部屯田人数逐渐增多。至元帝初元元年,汉置戊己校尉对车师前部屯田力量进行了整合,以戊己二校尉领护车师屯田。  相似文献   
38.
肖建杰 《唐都学刊》2004,20(3):71-74
对共产党的认识和接触,是张学良政治生涯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他政治生涯的顶峰———西安事变更是与共产党密不可分。从张学良对共产党认识历程的疏理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只为国家、非为政党和主义而献身的党派观,从中可见其政治思想的内在矛盾性以及由旧军阀成长为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9.
肖伟胜 《唐都学刊》2004,20(4):73-78
从区域文化的角度看 ,张新泉的诗歌集中地体现了滋养他的巴蜀文化的精神特质 ,即在坚守边缘化的写作立场上创造出充满巴蜀传统感伤和温情的“新现实主义”诗篇 ,从而形成了文火般美丽而刚强的艺术风格和幽默隽永与新颖别致的诗风。这些特征一方面凸现出巴蜀文化“重实际 ,黜玄想”的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又与川人面对矛盾的一贯策略相对应。  相似文献   
40.
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以“爱有差等”和“无差别之爱”来区分孔子的“仁”和墨子的“兼爱” ,这种区分过于表面化 ,未能把握孔墨伦理思想的深层实质。从二者伦理理念的内涵、他们对各自伦理理念的阐发和证立、以及推行途径上进行分梳 ,可以从较深的理论层面认识孔墨伦理思想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