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6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儒家重视道德教育。汉代董仲舒的“性三品”的人性论阐释了人性是道德教育的根据;依据具体的人性才能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人性是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具有层次性;中民之性是道德教育的着力点。这些见解对于我们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不断提升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2.
钟云舫以"联圣"蜚声中外,然其诗歌也成就斐然。《振振堂诗稿》就题材而言,可分为"待质所作"、寄赠题跋、言情、写景咏物、咏史咏怀五类。就主题而论,有七大主题,其核心是反腐败、反黑暗、反封建余孽、反帝国列强,是振志气、振纲常、振饬文明、振我中华、振新世界,真实而典型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时代背景下,中国文人士大夫由传统向近代转化过程中的痛苦挣扎、脱胎换骨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钟云舫诗歌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已达到当时启蒙主义先驱者,乃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93.
《吕氏春秋.应同》篇通常被今人视为引自邹衍五德终始思想的断片,这种流行已久的看法其实并不符合《应同》篇本意。从《应同》篇与邹衍、墨家之思想比较看,《应同》篇的五德终始学说可能是后期墨家根据吕不韦需要所改造的结果,讲五德终始的在战国后期也不止邹衍一家。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五德终始说在战国后期发展的多向性问题以及后期墨家的思想发展性问题做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4.
汉末灵帝时宦官充任的中使甚嚣尘上,但在献帝时突然消失,这是因为灵帝崩后袁绍诛尽宦官,而献帝是个无权的君主,汉末未再出现中使。曹魏因耻于其祖辈曾为宦官,也一直敌视和限制宦官。蜀国以汉的承绪者自居,在汉末士人普遍仇视宦官的背景下,虽然后期出了一个宦官黄皓,但并未重新形成宦官系统,所以魏蜀都没出现中使。吴国的心态比较放松,加之吴主孙权的权力比较集中和稳定,所以中使在吴国复活,并得到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5.
先秦两汉的社会模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先秦两汉三种社会模式的分析研究 ,认为这一时期社会模式思想的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神到人 ,再回归于自然之神的曲折历程。其中汉儒董仲舒的社会模式论是对前代各种社会模式的概括完善和全面总结。这些企图用固定格式 ,非历史的塑造各种“完美”模式的传统政治思潮 ,对后来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项忠是传统史学中评价有失公允的明代名臣,满俊事件是 明代北方边境的蒙古势力反抗中央政府的一次重要的军事斗争。本文通过对此次事件始末的 述评,从一个方面重新评价了项忠,分析了始终困扰明朝北方边境的蒙古势力对当时朝政的 影响,揭示了自明初起就存在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南人、北人之争。  相似文献   
97.
曾获得过全国性大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的钟代华,作为诗人的感悟是真挚和细致的。这部诗集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当代少年蓬勃鲜活而色彩斑驳的世界。他写出少年的灵与肉、歌与笑、情与泪,写出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思考、渴望与探求;揭示出他们内心微妙幽深而多彩多色的情愫,使少年朋友看得心跳,读得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98.
一代宗师,“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堪称是中国民俗学界之泰斗。本文从构建民族学和民间文学的理论框架、不断开拓和待之以恒的民间文学理论研究、悉心培育民俗文化人才三方面,介绍了钟敬文先生对中国民俗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及其治学风格。  相似文献   
99.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其治国思想多有创新,尤其在盐业管理方面,首倡食盐专卖制度,于国于民皆有利,并为后世沿袭。因在盐业发展史上的贡献重大,管仲被奉为盐宗神而受到祭祀。另外,国人“尊古”的传统心理,清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同治年间战乱后的社会重建需求等,也是管仲得以被尊为盐业行业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以20世纪早期中国哲学史的写作为背景,主要通过钟泰《中国哲学史》与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两种中国哲学史书写方法对比研究,阐发钟泰《中国哲学史》的学术特点在于探索中国本位的叙事方式。其思想的得失见弊对我们今天的中国哲学史学科自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