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安史之乱前,唐朝为控制辽西,以便向东控制辽东,向西控制北亚,试图用和亲来抚绥辽西两蕃奚、契丹,但由于两蕃的内讧而归于失败。之后,唐与两蕃陷入了累年相攻之中。  相似文献   
2.
陈巍  黄家裕 《浙江社会科学》2012,(8):100-104,158
个体在经历隐喻时所处的环境激活了隐喻理解的认知过程。在情绪的身体基础上形成隐喻的身体基础,使得个体隐喻的思维方式以情绪为基础而被局部表征。个体对于隐喻理解的整个认知过程可能无法清楚的记忆,甚至根本就没有进入意识层面,但是我们的身体用情绪的表征记住了隐喻加工的过程。具身的动力性使得隐喻的身体基础不断反馈于个体经历隐喻时的环境,最终形成具身化的隐喻理解过程。所以当个体再度体验隐喻时,情绪启动刺激隐喻的身体基础,从而促进个体更快地理解隐喻。  相似文献   
3.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与拓荒者,他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幼儿发展的“活教育”理论。“活教 育”理论提出了“发现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路径。这种理念对于贯彻落 实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认证倡导的“一践行三学会”具有丰富启迪。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一践行三学会”与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之 间的内在关联,提出“学以成童”的幼儿教师人才培养目标,从新时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要求角度重新审视与解读陈鹤琴活教 育思想,对深入领会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提高学前教育师范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巍 《理论界》2010,(2):30-32
政府绩效评估以其倡导的"顾客至上"、"公众本位"等理念,在现代公共管理领域承载着改进公共责任机制的功能,是一种新型的政府责任机制。在我国,由于政府绩效评估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指标、程序和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削弱了其问责功能。当前,可以从树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理念、拓展绩效评估主体范围、确立绩效评估指标、规范绩效评估程序、加强绩效评估制度建设、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来建设良好的问责文化、促进问责主体明确化、问责内容具体化、问责程序无隙化、问责制度化、问责信息化,从而实现政府绩效评估问责功能的完善,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6.
精神分析研究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近年来精神分析研究的相关进展,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2007—2010年来国内精神分析研究的发展予以探讨,旨在客观描述我国精神分析研究的成果概况。重点梳理了精神分析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如对精神分析运动的规律探索,构建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深化了精神分析的一些学派和代表人物研究,拓展了精神分析理论的多学科研究等。在此基础上,反思了国内精神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原创性的学术观点不够,对弗洛伊德等人经典著作的重译或重编现象严重,专著与译著数量的失衡,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及其相关著作的引进工作亟待加强,以及精神分析理论本身研究与多学科研究之间不协调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政府绩效评估是为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能力,而采取的以公共责任和顾客导向为理念的改革策略,是持续改进行政治理绩效、落实行政责任的有效工具。政府绩效评估吸纳社会公众参与行政过程,强化政府内部责任配置,有助于完善行政外部责任体系与内部责任机制。依托政府绩效评估推进责任机制建设,须优化政府内部治理,强化结果导向下的内部分权;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合理实施绩效评估奖优罚劣;推行问责机制,凸显绩效评估的公众本位;健全绩效传导机制,实现绩效评估的战略导入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社会认知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社会脑概念的提出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都使得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论。在神经科学领域内有关社会认知的主要发现与新近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得以产生。该假说认为,大脑中至少存在两套机制来完成对于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第一套机制是基于大脑镜像匹配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具身模仿(embodied simulation);第二套机制即传统心理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心智化能力”(mentalizing)。该机制存在的证据除了传统心理理论领域中行为研究论据之外,更多的来自于与具身模仿系统相悖的实验研究。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熊俊  陈巍 《金陵瞭望》2010,(26):40-41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六合区稳步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建成了覆盖全区各街镇、村、社区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领导的要求.2009年.六合区以远程教育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为目标.在全区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党建信息化工程中.紧密结合党员干群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上世纪50年代末"认知革命"产物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第一代认知科学将认知过程的产生视作与操作符号的特定规则有关,而与实现这一操作过程的物质载体无关——即心智是离身的。通过对第一代认知科学三大主流取向——符号计算主义、联结主义与生态主义进行系统的论述,分析其各自内涵与困境,揭示了"离身"谬误是造成第一代认知科学危机根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