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民族学   14篇
丛书文集   158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911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朱自清早期的教育理想是培养全面的人,强调以教育为信仰,注重团体生活的锻炼。但这种教育理想在当时客观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他早年在江浙一带处处碰壁,白马湖春晖中学是朱自清早期教育理想最终破灭之地。教育理想的破灭,不仅使朱自清经济陷于贫困,而且形成了他的刹那主义。此期的创作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2.
张莉 《晋阳学刊》2008,(3):35-38
东晋著名博物学家郭璞,曾为《水经》一书做过注解。从《隋书·经籍志》至《四库全书总目》,各正史“艺文志”及目录书、典志史中皆有明确记载。现存郦道元《水经注》中,也保留了郭璞注的部分内容。郭璞广泛的游历、渊博的学识以及他渴盼祖国南北统一的志向,是他注释《水经》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03.
在经典的理解与解释上,朱熹一向主张采用“揆以常情”的方法,以求理解与解释的最终结果合情合理,能最大限度地具有普遍意义和客观有效性。就其经典解释实践看。朱熹在理解和解释经典文本的各种意义时,也总是自觉地把相关问题置于普遍人性的层面上予以考量,把对相关问题的反思、理解与对人之常情的揆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4.
朱敦儒作为著名的南渡词人,其创作以“靖康之变”为时间断限,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前期之词清新俊爽,而后期之作则沉郁曲折。即便晚年为后人所称道的隐逸词也是在故作放旷的掩映下透露出悒郁难言的哀思。与人生经历相对应,其心路历程的曲线走向呈现出先扬后抑,春风得意的早年与郁郁而终的晚年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一代士大夫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层面,与之相偕应,艺术上也表现出来了这种内心世界与精神层面。  相似文献   
105.
解放战争时期,洮南人民在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领导下,创立了巩固的根据地,在这一牵动全局的基层革命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洮南根据地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徐铸成是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 ,他在四十多年的办报生涯中 ,辛勤耕耘 ,不断追求 ,为我国的新闻事业留下了宝贵的业绩。他的办报思想是 :坚持真理 ,站在人民一边 ;多搞独家新闻、特色新闻 ;从实际出发 ,提高宣传实效 ;讲究新闻艺术 ,办出报纸特色 ;用人唯贤 ,培养人才。其编辑特色是 :深入调查、机动有效的采写 ;巧妙化用、多样引人的选编 ;总体部署、创新编辑的版面编排  相似文献   
107.
朱自清散文历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温柔敦厚之美”,而对其散文的现代理性精神则很少关注。从文化与散文相结合的角度,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具有四个方面的现代理性精神,即个性自由精神、民主科学精神、专业学理精神和批判重建精神。这四个方面表现了朱自清散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具有的现代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08.
在解读文学作品 ,尤其是散文时 ,一定要紧扣作者本人的情感世界 ,理解其人其文。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解上务必要做到科学、准确 ,建立起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严谨的研究学风。对于西方批评理论 ,我们应该通过中西整合成为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的理论支撑。不加选择地“拿来” ,必然要造成对文本的误读与曲解。对于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的研究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109.
对朱舜水学术思想的认识,学术界尚不统一。其基本特点实为提倡实功实用之学。朱舜水既不可简单地称为反对程朱,也不可简单地称为属于程朱一派,而应认定其对程朱相当尊重,与之又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区别。其对陆王,亦是肯定与否定兼而有之,而在其心目中,陆王地位远不如程朱,基本上未将之视为应予尊重的对象。其对程朱、陆王两派的态度,反映了实事求是的特征,这种特征应是其提倡实功实用之学在学术实践上的体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0.
张旭曙  谢勇 《齐鲁学刊》2004,(5):128-132
在《谈美书简》里,朱光潜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生产劳动)为基础,协调、统一主体与客体,人与自 然、心与物之间的矛盾对立;把文艺看作一种独特的精神生产,并以之为出发点,解决一系列重大的美学和艺术理 论问题;最后将人作为其美学体系的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