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4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62篇
管理学   57篇
民族学   146篇
人口学   86篇
丛书文集   1004篇
理论方法论   316篇
综合类   4136篇
社会学   436篇
统计学   8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390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朝鲜很早就接受了中国文学。包括文学美学理论。朝鲜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促进了朝鲜古典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朝鲜古代文人对中国文学的接受。不是盲目的和无条件的。他们的接受意识比较明确,是以透彻的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意识为基础。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传播到朝鲜之后,广泛地受到了选择、分析和评价,经过了“变形”的过程。所以,美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改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7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作者认为重温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对于推动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作者看来,他们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主要原则是逻辑与历史一致,其具体表现是哲学范畴、原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列宁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73.
20世纪90年代,上海以浦东开发为契机步入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上海具备建立国际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和现实可能性,但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离不开深厚的历史积淀。文章以1843年上海开埠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有关历史资料为依据,来探究上海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近代历史根基。  相似文献   
74.
犯罪新闻报道一向是媒体和受众普遍关注的新闻报道类别.它更因与社会稳定、个人生命和财产的安危、法制建设的密切关联而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从春秋时期大臣谋反的罪行记录为发端,沿革历史的推延,中国犯罪新闻报道在报道范围和报道深度上不断地在拓展与加深,逐渐地呈现出自身独有的一些特点.在社会转型的今天,犯罪新闻报道的发展态势更趋迅猛,其形式上日益多样且完善,并呈现出了许多新时期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5.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已全面展开.在对中学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尚存在观念滞后、学员缺乏学习的动机、师资队伍不适应、经费紧张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更新观念、采取灵活的培训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估体系、严格管理、增加投入等.  相似文献   
76.
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逻辑起点问题是重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二十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争论是很有意义的。在这场评论中,主要的观点有:以自然人,以“现实的人”,以物质生产活动或劳动,以实践,以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社会基本矛盾,以“现实的人”和劳动二位一体,以现实的人、人的需要(包括种的繁殖需要)、劳动三位一体和以需要与物质利益为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重点建设工程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应该吸收这场学术争鸣的积极成果,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工作。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从汉字字体演变的四个阶段说、假借的转声托事与转注、汉字发展的三个阶段说、汉字是指义标音文字说四个方面评述肖甫春的《汉字学论稿》,认为该书以转声托事为津粱,成功地解决了转注问题,把造字法与汉字历史发展统一在一起,得出对汉字性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汉字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78.
延安时期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在是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学术氛围下进行的。当时学者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历史研究手段,在立足史料,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从理论高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研究成果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过分强调史学研究为现实服务,因而其科学性便受到损害,甚至在个别问题上出现了非历史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79.
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口述史学已经成为历史学举足轻重的分支学科,其研究方法被广泛运用,尤其在当代中国风云人物与重大事件的研究中,显示出独特的韵味与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海峡两岸的口述史研究起步较早,互访交流始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近年来有着更为密切的接触,两岸口述史刊物与口述史成果的交流也获得长足发展,标志着一个新的口述史研究热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80.
说课,是检验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手段之一,它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包括大纲依据、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用什么理论来支持教学,说课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说案不同于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