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32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从<淮南子>中的"桔枳之说"为论述的起点,以桔枳之分的角度厘清了亚里士多德<诗学>情节观与现代叙事情节观的差异;从桔枳之转的关系指出了亚氏<诗学>情节观的当代转型途径;从桔枳之辩的认识总结了亚氏<诗学>情节观的当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2.
真正的连山易,包括惯指《连山》及本质大体不变前提下的异版《连山》。水书不等于水书连山易。只有水书连山易的八山图才能解释《连山》之名;桓谭所谓"连山八万言"是指总篇幅,而水书《连山易》的恰好符合。从四种初级论据得出初步结论:贵州省水族保存的范本《连山易》属于真正的连山易系列,当然目前阶段不排除历史上有过部分改编的可能。关于前提性问题,可以认定:正统汉文《连山》易在周、汉、晋、北魏的存在无法否定;夏商时期有出现易书的条件。水书与夏陶文字有同质性而与商周文字有本质断裂,水书《连山易》应该是夏代产品。《连山》是中华文化史续存的第一部大型古籍。  相似文献   
23.
S. H. Ong 《Statistics》2013,47(4):403-411
We consider two-sided Bayesian tolerance intervals, with approximate frequentist validity, for a future observation in balanced one-way and two-way nested random effects models. Probability matching conditions, specific to this problem, are derived in either case via a technique that involves inversion of approximate posterior characteristic functions. In addition to yielding probability matching priors for the present problem, these conditions are useful in evaluating certain other priors that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4.
从Aristotle提出的诉诸逻辑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英汉新闻评论中各自劝说策略的异同。具体在分析诉诸逻辑中使用的劝说策略时,本文借鉴了Toulmin的辩论模式,从claim、reason、evidence和rebuttal四个方面来把握对诉诸逻辑的劝说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25.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地位比较特殊的女子,死后往往采取单身葬的形式,但由于各人情况不一,所以并未完全形成制度。对于此类葬俗,史籍与文献记载较少。本文从目前已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中加以梳理,力求揭示出其基本面貌,以拾遗补阙。  相似文献   
26.
本文论述了儒教理论与儒家学说的关系 ,指出 :在儒教的理论中 ,人的尊严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 ,但在儒教的实践或中国历史中 ,人的尊严却受到极大的轻贱和贬损 ,其根源在于制度缺陷 ,即缺乏保障人性尊严的制度 ;在基督宗教理论中 ,由于指出了人性的堕落 ,所以人性尊严的地位似乎不如在儒教之中 ,但在基督宗教的实践或西方历史中 ,人性尊严却较有制度保障并逐步改善 ,这种表面矛盾内含着深层的一致性 :正因为人有罪性 ,所以要靠制度来制约权力。文章强调 ,圣俗分开的抽象理论导致了张力互补的制度安排 ,这应是我们注意的焦点  相似文献   
27.
五四时期,胡适发动白话文改革并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直至今天这两件事仍颇受争议。正确认识这两项运动对于指导今天的文化、政治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8.
实在论的“无奇迹论证”把真理当做对科学成功的说明,但无论采取严格意义上的“真”还是宽松意义上的“似真”,历史表明真理与科学成功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分析表明,反实在论和非实在论对理论成功提供的说明要么是同义反复,要么就是不可避免地滑向实在论的说明,因此真理或近似为真成了理论成功惟一可以称得上自然的终极说明。但接受这种说明的前提是我们必须修改对真理的传统定义,并采取对科学的信任态度。  相似文献   
29.
循环论证是学生在学习初等几何时经常犯的逻辑错误,本文用形式逻辑理论作了剖析,并阐述了高师院校学生学点逻辑知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0.
刑事案件的卷宗 ,是刑事诉讼机制赖以正常运作的载体。但司法实践中长期奉行的卷宗中心主义对卷宗过度信任、依赖 ,导致案件事实发现与人权保障的刑事诉讼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必须予以改革。考虑我国国情和司法实际状况 ,刑事案卷制度的完善应以相对合理主义为指导 ,区分不同的诉讼阶段采取相应的改革举措 ,走渐进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