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9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1600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就建筑设计中的“通感”艺术手法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以便扩大审美视野 ,打开创作繁荣的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92.
汪元量作为宋末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堪称“诗史”的现实主义杰作。他的诗除了内容独特为世人瞩目外 ,在艺术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可以说 ,汪元量的诗歌同文天祥等人的诗歌一起 ,代表了宋末文学的主流和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93.
众多的研究者都强调诗歌的创作重在意境创造.本文认为,诗歌创作一开始就强调意境创造是抽象的、空洞的,诗歌的创作应是意象选择在先,意境完成在后,即起点在意象,终点在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其实就是意象组合形成意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94.
风俗视角与《诗经》的还原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元英 《唐都学刊》2001,17(4):64-66
《诗经》因为被罩以神圣的光环而掩盖了它的原貌,也蒙受了种种附会和曲解。从风俗视角可以梳理出《诗经》文化背景的两个重要特征“诗以言志”的习尚和“礼乐救化”的传统,有助于对《诗经》的还原阐释,风俗视角还能使读者领略到《诗经》所展示的鲜活多彩的风俗画卷,感受“天籁之音”的艺术魅力,有利于《诗经》去圣返俗。  相似文献   
95.
论审美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否定主义理论出发,从人类特有的批判与创造相统一的"本体性否定"活动出发,对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美的符号与自然符号的区别,以及审美符号的多样性等问题,进行了自己的阐释.本文认为卡西尔没有清晰阐明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苏珊@朗格没有清晰阐明艺术符号与美的符号的区别,是造成美学符号学、文艺符号学和文化符号学常常被混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
玄理与意境     
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形神之论、玄理之情,强调对整体内在的生命与精神的把握,追求一种"心与神契"的"妙境",表现真性情,体现自然之道,这不仅促进了意境理论的形成,也是对其内涵的实质性阐释.  相似文献   
97.
中西文学理论对话中的概念可对应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先霈认为,由于中国现在文艺学研究中的学术通则、惯例或者叫做“语法”是近一百年来逐步成的,并且主要是在欧洲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学科思维习性和学术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如何处理外来的、西方的学科惯例和本土的资源的关系,如何处理外来的、西方的惯例与本土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接受实践的关系,依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对术语、范畴的概念内涵取得共识,迫切需要一种使正常的学术交往得以进行的公用的术语词典。杨春时指出,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当代文学理论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动向——反本质主义,把文学的本质看作是一种没有确定内涵的历史性的观念。然而事实上,文学的本质是可以言说的,它既是历史性的又是超历史性的,因为文学既有现实层面又有审美层面。肖鹰认为,文学是人类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多面体。但是,现在对文学本质界定的主导观念仍然是单面、固定的“先验的本质观”。他借用亚里士多德关于事物存在的“四因说”,在语言(原料因)、意象(形式因)、作者(动力因)和价值(目的因)四个场面展开分析,从而将文学的本质纳入到一个动态立体的体系中。  相似文献   
98.
随着科技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优势 ,但同时要注意科学地运用 ,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的探讨分析,以及现代科技对艺术设计教育的推动作用的调查研究,论述了艺术设计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的重要意义,对推动艺术设计教育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鲁迅的新诗理论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是我国新诗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他的新诗创作对我国新诗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助威和推动作用;他的新诗独具风格,自成一家,基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