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3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68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117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294篇
综合类   2015篇
社会学   281篇
统计学   1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Making ends meet: perceptions of poverty in Swede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ring the era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Sweden has built a welfare system based on labor market participation and income maintenance. Low unemployment and decent wages are supposed to guarantee people a labor market income or income maintenance, which in turn should provide a proper standard for everyone. However, a rapid increase in unemployment and economic problems have made the future of the Swedish welfare state more uncertain than ever. These circumstances have, among other things, led to the suggestion that Sweden should abandon the income maintenance policy and create a social policy system with the more limited ambition of guaranteeing everyone a minimum income. In that case, one central question must be answered: what constitutes a decent minimum income in today's Sweden? Where should we draw the poverty line under which people will not be forced to live? These questions are central in the current debate. The consensual poverty line method is used in this article to derive a poverty line relevant for today's Sweden. The results shows that more than every fifth household has an income below the consensual poverty line. That is, they have an income that most Swedes would argue is too low to make ends meet. The level of the consensual poverty line was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Board of Health and Welfare's guidelines for social assistance. The consensual poverty line was shown to be more generous to small households and the norm for social assistance was more generous to larger households. Finally, the expenditure for guaranteeing all Swedish household a minimum income equal to the consensual poverty line was estimated: more than SEK 25 billion per year. The results in the article casts serious doubt on the ability of the Swedish welfare state to secure a decent income to all citizens.  相似文献   
32.
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突出特点 ,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从水资源的经济特点出发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对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市场供求、成本收益等资源经济学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利益分配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3.
日本制造业中,制造商往往和其零部件供应商形成长期连续交易关系,彼此之间紧密协作,形成系列化的企业集团。在这种企业集团内部,零部件供应商有更大的激励进行专用资产的投资,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甚至在适当的条件下,供应商直接参与零部件产品的设计。这种日本式的分包制采用一种隐含的承包合约形成长期连续交易关系,使企业之间能更好的合作,极大的提高了日本企业集团的竞争力。本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引入一种简单隐含合约的形式,即发包商给予承包商部分议价权利,在此基础上分析承包商专用资产投资行为,并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34.
Given the fragmented structure of child‐care assist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has been difficult to obtain accurate estimates of which families are assisted, through which mechanisms, and at what level. Making use of survey data from New York City, we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several forms of public child‐care assistance. Results suggest that about 40% of all families with young children receive some form of child‐care assistance. Considering all forms of assistance, the distribution of child‐care help is targeted in both expected and some unexpected ways.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U.S. child‐care policies governing access and benefit levels.  相似文献   
35.
“债务随企业资产转移”原则是国企改制后判断和识别债务承担的重要司法原则。然而该原则并不科学。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对该原则进行了适法性和妥当性剖析,以求有助于国企改制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36.
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十分重要的金融创新,其主要研究集中在应用性研究上,对于其金融创新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和分散,文章对此从成本诱导的资产证券化理论、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资产证券化理论、风险隔离的资产证券化理论、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资产证券化理论、信用体制创新的资产证券化理论和资产价值形态转换的资产证券化理论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7.
主要关注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基于2003—2018年我国8个沿边省份的73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模型、分位数回归、门槛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主要结论有:(1)沿边开放的制度变迁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分位数回归发现,随着经济增长率分位数点的增加,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出先变小、再变大的U型特征;(3)门槛效应发现,随着制度质量水平提升,沿边开放地区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4)异质性发现,城镇化方面,高城镇化的沿边地区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低城镇化地区。创新水平方面,在高创新水平地区,沿边开放的制度变迁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低创新水平地区不显著;(5)中介效应发现,沿边开放地区的制度变迁主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结论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沿边开放地区发展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一定经验依据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8.
节水生产行为、非农就业与农户收入溢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劳动力要素配置纳入分析框架是厘清粮食节水生产行为收入溢出机制的关键。基于河北、山东、河南540个粮食种植户调查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分位数、中介效应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节水生产行为的收入溢出机制及异质性。研究表明:节水生产行为能够显著提升农户收入,且农业增收效应大于要素替代效应;节水生产行为的农业增收效应随农业收入水平提升而递增,即“马太效应”,其非农增收效应随非农收入水平提升而递减,即“重心转变效应”;本地非农就业在节水生产行为增收效应中发挥中介作用,外出务工部分遮掩了节水生产行为的收入提升效果;节水生产行为的增收效应随本地非农就业比例增加而上升,随外出务工比例提高而下降。因此,建议完善粮食节水生产的政策扶持与市场机制,引导非农劳动力合理有序就业,强化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推动农户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39.
基于市场里的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的观点,就人力资本的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人力资本道德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诚实履行合约后的正常收益、道德风险行为被发现的概率、贴现因子、道德风险行为的额外收益以及道德风险行为被发现后的次优收益。并且以预期收益为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人力资本道德风险行为动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激励、约束及协作策略。最后,讨论了随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为确定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中教育因素的贡献大小,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中城镇居民的微观数据,采用基于收入决定函数的夏普里值分解法,得到受教育程度和教育过程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大小。研究发现,教育过程是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而受教育程度对收入差距的贡献排序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