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46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乡村旅游的真正魅力在于乡村社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经济效用的及时性以及社会、环境效用的外部性和滞后性导致了乡村旅游环境的失真,在利益博弈中政府的缺位和不严格监管降低了这种行为的成本支付,使乡村旅游的原真性开发陷入困境。而走出困境的关键是科学界定政府角色、理顺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以及通过法律法规改变博弈方的得益,使博弈达到有利于自然和人文环境保护的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42.
Scholarly engagement with authenticity has been revitalized by recent efforts to theorize the value-ladenness of authenticity claims. Yet, these approaches are restricted by the lack of available conceptual tools necessary to explain variations in the meaning of authenticity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al forms and social groups. In this paper, I draw from Boltanski and Thevenot’s pragmatic hermeneutics to develop an approach to authenticity in popular culture that conceptualizes it as a form of worth. I apply this new model to an analysis of the meanings of authenticity found in the discourse of fans of indie music and country music. I find that in the indie genre, authenticity involves an inspirational form of worth; in the country genre, it involves a domestic form of worth. I trace these differences back to the match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mary groups of fans of each genre and the genres themselves that led both sides to find an interest in these types of authenticity. I conclude by sketching the relevance of this approach for explaining overarching concerns for authenticity in late modern societies.  相似文献   
43.
In many ways, the structural violence of settler colonialism continues to dominate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Indigenous populations, including 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s in contemporary Australia. One aspect of this structural violence concerns the regulation of Indigenous identity, today perpetuated through state monitoring of the ‘authenticity’ of Aboriginal peopl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ontest over Indigenous identity perpetuates a form of symbolic political violence against Indigenous people. It considers the ways in which structural violence against Indigenous identity has featured in Australia's settler colonial regime and examines the particular violence faced by urban-dwelling Aboriginal people, who endure much contemporary scrutiny of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Indigeneity. As a case study,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symbolic violence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legal case in Australia and, in light of this analysis, concludes that settler colonies could make a decolonising gesture by legislating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digenous identity.  相似文献   
44.
任务型教学的借鉴意义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作为交际教学思想的发展备受人们的关注,然而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途径(approach)就完美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本文拟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入手,分析和探讨任务型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借鉴意义及其局限性,同时提出大学外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应遵守的原则和做法。  相似文献   
4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人群共同体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时的文化产物,有着自身特定的属性:主体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无形性等,在文化旅游盛行的情境中,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一直都是焦点问题。本文试图从文化生态区的理念出发,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为非物质文化能够继续活态的、原真性的存续提供一种方法论视角。  相似文献   
46.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中国西南部许多地方盲目开发,希望可以分得旅游时代的一杯羹,黔东南台江县的反排村也是追随者之一,当地村委会对旅游开发一味乐观,缺少专门规划和市场调查。是否发展旅游成了一个举棋不定的问题,发展旅游之后会出现何种社会难题和社会矛盾,这是政府领导者和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试图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来阐释一下此类问题,以期对相关旅游业规划者与参与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7.
老子庄子向道而思返朴归真的本真性、反其道而行之知其白守其黑的辩证性、齐万物齐是非的相对性思想,在于显示一种无为无欲、大智若愚的超脱境界。这种超然世外的出世主义情怀可以使人们抛弃尘世物欲的诱惑,避免纷争与浮躁,过一种无欲、清净的生活。这对于受累于尘俗中茫然无助的人们有着很深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8.
左拉自然主义真实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从科学性、生物性、客观性三方面来阐释左拉的自然主义真实观的本质内涵。左拉的真实观是他倡导的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石,也是整个自然主义的理论前提。我们不能“以经立论”,更不能“断章取义”,而是要辨证地客观看待,还原其“真实”的核心实质。  相似文献   
49.
四库馆臣说<文章缘起>为伪作的四条理由均不充分,后人因之附会的一些理由更不能成立.山堂考索本<文章缘起>是张绩的增补本,张绩对<文章缘起>作过个别注释,并可能从梁代的物原论中补入了三十四种文体.除非能够举出更有力的证据,否则,<文章缘起>中的大部分内容仍可认定为任防所作.  相似文献   
50.
论“新新闻学”与“新闻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新闻学”是美国 60年代出现的重要新闻学流派 ,它突破了传统的新闻报道观念 ,大量采用了遭到禁忌的文学手法 ,提供了新闻学和文学相结合的最大可能性。建立新的、边缘性的写作文体或“新闻文学”观念 ,对于促进我国当前新闻界的体裁创新意识、增加读者新鲜的阅读经验 ,有着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