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83篇
综合类   390篇
社会学   220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The research on which this paper is based is part of a wider study of quality assurance and the voluntary sector.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is on complaints procedures, as part of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s, where voluntary agencies are the contracted service providers. The authors argue tha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ontracting and particularly with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way in which complaints mechanisms currently operate will need to be revised if they are to be an effective part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process.  相似文献   
32.
以国际贸易理论、资本流动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从比较优势论、内部化理论、金融结构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论、金融服务贸易和金融创新等角度对银行业国际化的动因作了多方面的分析。重点分析了现代银行业国际化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认为欧洲美元市场的兴起、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等因素推动了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公共产品第三部门供给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公共产品第三部门供给行为出现的原因、作用、条件、缺陷及与政府、市场的关系等几方面,专家、学者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这一前沿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对于公共产品第三部门供给的研究刚刚起步,已有的研究大多数是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存在缺乏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供给机制的理论框架等局限性,在公共产品第三部门供给的原因、效果及供给主体治理等方面还有大量有待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34.
在对已有测度模型和测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商业银行表外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金融集团化日渐明显的发展趋势,对Boone指数的估计方法进行改进,并以2012—2018年60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评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竞争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类型会直接影响Boone指数的估计值,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值与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值显著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规模并未随着效率的提升而增长,Boone指数呈下降趋势,银行业竞争度逐年下降;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银行业竞争度并未上升,反而显著下降。从制度上解除利率管制并不能彻底扭转银行业竞争度不足的现状,还需要从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放松中小银行准入管制、硬化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35.
以62个国家作为样本研究对象,以半参数的可加模型作为研究方法,分别从宏观经济层面、产业制度层面、产业结构层面和文化层面四个角度分析了各层次因素对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实证表明:适度的混业经营、良好的信用制度、较强的公众监督能力、资本市场的茁壮发展以及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能有效提高银行业的效率。而通过对银行规模的分析,也证实了银行业的确存在规模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36.
从产业竞争力视角剖析了银行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产业状况、组织和竞争状态因素等)和指标构成内容,进一步比较、分析中外银行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指标差异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显著基础上,提出了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以及银行业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的加大四个方面提升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中国银行业差异化竞争、利润与银行稳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银行业竞争对银行稳定的影响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内外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表明:差异化竞争将是未来银行竞争的重要方面。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模型,分析我国银行业差异化竞争对银行稳定的影响。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银行业差异化竞争是否有助于银行稳定,不仅取决于银行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还取决于银行之间的价格反应方式。  相似文献   
38.
Market failures, government failures and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the poor and business actors as well as their environment can act as barriers preventing the poor from participating more actively in markets, both as consumers and as producers. Private actors ‐ including for‐profit and not‐for‐profit entities, often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public sector ‐ have been able to mitigate some of these constraints through innovations that have helped to make markets more inclusive for the poor, enabling them not just to gain access, but also to participate in ways that enhance their economic empower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strategies and innovations used and devises a possible typology for them.  相似文献   
39.
现代社会广泛兴起的介乎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具有正规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等特性,在消除社会矛盾和冲突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应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组织的预防、整合、沟通、协调和济贫救困功能,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0.
统筹区域发展是艰巨、复杂、长期的事业,亟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际经验,以法律来保障实施。现行金融法律在统筹区域发展上存在不足,我国需要从立法宗旨、基本原则、立法结构和主要内容、法律执行、法律监督以及法律责任几方面共同构建统筹区域发展的金融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