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34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探讨益气补肾活血法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内皮细胞(CEC)变化的影响.应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法和Hladovec法对加服中药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于急性期、恢复期等分别检测血ET-1、NO和CEC.与未加服中药的支气管哮喘患儿比较,其恢复期和1年后血ET-1、NO和CEC水平明显下降,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益气补肾活血中药可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血ET-1、NO的合成,减轻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  相似文献   
42.
劳伦斯崇尚基于肉体与血液的人的自然本能--"血性意识",将人的本能冲动视为人类最真实的存在,他主张让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最充分、最自由、最完整的表现.他倡导用"血性意识"来抗衡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本文通过对劳伦斯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分析,体现了劳伦斯的"血性意识"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43.
抗战时期,湖南人民积极开展募捐活动,慷慨解囊。募捐的主要形式有献机运动、征募寒衣、义卖、献金、出钱劳军等,并表现出形式多样、范围广泛、组织有方、数额巨大等特点。湖南的募捐,鼓舞了抗日将士的士气,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抗战。  相似文献   
44.
民族聚落的形成,与民族群体中的人伦血缘宗族凝聚、地缘机制分布以及经济文化的板块结构等因素相关联。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三者分别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民族聚落在其形成后,发挥着稳定社会生活模式的民俗功能。  相似文献   
45.
46.
1949年以前,随着潮汕地区海外移民人数与经济实力的增长,侨资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潮汕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对本土公益事业的贡献上,潮侨捐资办学、助学蔚然成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捐资教育不再局限于原籍所在的小范围乡村,他们已关注到大范围的区域。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大菱鲆血细胞的类型、形态以及血液生理学指标.大菱鲆的血细胞可区分为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5种类型,没有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血栓细胞和小淋巴细胞较小,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较大.血细胞计数测得红细胞密度为(2.73±0.22)×106个/mm3,白细胞密度为(1.79±0.25)×104个/mm3.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血栓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4.72±6.26)%,(5.26±1.95)%,(13.45±3.31)%和(56.60±9.52)%.血红蛋白含量为(6.63±0.58)g/100mL,红细胞渗透脆性为(0.38±0.04)%NaCl,凝血时间为(80±12)s.  相似文献   
48.
赖少其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家、版画家、书法家、诗人.作者记叙了赖老解放后为政从艺道路上的轶事.追忆了赖老与黄宾虹、傅抱石、吴湖帆、林风眠、赵朴初等的"血火之谊";记录了赖老上世纪80年代登天台、上雁荡山、访方介堪先生、游普陀、绍兴怀故人的踪迹;描述了赖老赴美访王己千、观大千画,访巴黎浏览艺术珍品的历程;最后叙述了赖老晚年"丙寅变法"、"衰年变法",走完人生道路的最后时刻.  相似文献   
49.
中国传统社会以儒家伦理作为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统治者也极力推行儒家理论的"孝"观念,对维护和保护家族利益而侵犯他人的违法行为予以宽宥,以彰显统治者的仁政.血亲复仇作为道德伦理的义务,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受到了儒家孝观念的吹捧,但是血亲复仇本身就是一种仇杀.历代统治者对此采取不同的态度,意图将血亲复仇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也体现了中华法系所带有的浓厚的伦理特征.  相似文献   
50.
基于多维度感知风险,调查中国公众的献血意愿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无偿献血者招募与保留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公众对献血行为、心理、情境、制度、偏见、服务、宣传七个维度的感知风险入手,在问卷调查与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实证分析,解释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不同特征中国公众献血意愿的差异,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无偿献血招募及保留措施,促进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