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5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473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2 毫秒
91.
物流信息化:我国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代化发展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而物流信息化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论述了物流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分析了物流信息化在我国的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2.
文章运用简单博弈模型(囚徒困境、公共物品博弈和私人物品博弈)探讨推动策略性企业慈善行为的主要对策,强调鼓励信息披露和企业集体行动、推广企业社会责任认证 (SA8000)、强化社会监管与制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资源优势、变革企业组织结构等是化解企业慈善行为决策博弈困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3.
在戏剧等传统文化衰落的背景下,<梨园春>节目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传媒相结合,成为一个成功的案例.通过效用理论等分析工具,对其火爆现象进行了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94.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出总量不足、结构失调、供需矛盾、主体失衡的困境。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主要制度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既是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的重要制度环境,又是导致市场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供给主体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就成为化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5.
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被纳入公共财政体制,由过去农民承担的制度外供给变为制度内供给,全国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逐步增加。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主要表现在:第一,农业税费全面取消后,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层政府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导致了基层政府供给公共产品能力的萎缩,贫困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突出。第二,自上而下的农村供给决策机制尚未改变,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尚未建立,多层级政府决策程序链过长与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三,多层政府自身的负担与农村农民农业需要的公共服务争夺资源的矛盾没有解决。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状况、供给状况分析为基础,针对农村供需之间的具体矛盾,结合中国具体的行政管理体制及财政管理体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6.
安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的调查及分析表明,安庆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基础设施供给质量较低、农村义务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以及科技推广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应通过改革财政支农支出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筹资渠道,以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7.
分析研究当前电视节目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的案例,提出基于互联网电视节目平台的体育用品网络营销策略:借助体育类节目平台开展体育用品营销、构建体育用品网购平台、完善物流与客服体系等;以期为推动体育用品电子商务营销和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有其特殊性,适合地区发展现状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运用有利于减轻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公共产品供给的角度探讨集中连片贫困治理,是从公共产品理论本身出发,总结选择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公共产品性质的条件,结合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实际贫困情况,分析适合贫困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需加强均衡性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以提高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贫困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99.
林洁 《学术探索》2014,(2):57-61
充足的公共物品供给在经济建设中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公共物品的性质及其供给模式,运用博弈论对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和政府供给效率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应该构建多元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推进服务型政府改革,明确政府和市场边界,减少公共物品供给中寻租行为。  相似文献   
100.
农村公共品供给方式与基层善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农村不同公共品供给方式实践的考察,发现了两种不同的供给理念。作为一种典型的“输入”式供给方式的项目制,因为忽视地方政府和基层社会的自主性,导致资源浪费和治理失效的问题;成都市推行的公共服务资金政策,通过将决策权下沉到议事会的方式,实现了公共品供给方式从“输入”到“嵌入”的转变。研究发现,普惠性的资金分配和弹性化的使用规则、需求表达和组织回应的制度化、村庄治理资源和治理手段的组织吸纳、群众参与和基层监督机制这四个层面的实践机制保证了公共服务资金具备公共性、权责性、合法性和透明性四个基本特征,从而体现了基层善治的基本要求,是善治理论在基层治理中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