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7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6篇
管理学   10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5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287篇
理论方法论   160篇
综合类   1464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2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高等教育产业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等教育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对高等教育价值的不正确的认识,是产生这些消极影响的重要原因。在高等教育产业化继续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被认为是现代哲学的基本走向。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这一命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依据社会现实本身这一主旨得以成立,并由此而开展出其研究的全部路径、方法和问题领域。马克思把哲学置于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以及由人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活世界基础上,实现了哲学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历史性变革。现实生活世界理论对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scientists, managers, lawyers, public policymakers, and the public must decide how to value what is provided by, and is a consequence of, natural resources. While “Western” scientists have clear definitions for the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ecosystems provide, we contend that these categories do not encompass the full totality of the values provided by natural resources. Partly the confusion results from a limited view of natural resources derived from the need to monetize the value of ecosystems and their component parts. Partly it derives from the “Western” way of separating natural resources from cultural resources or values, and partly it derives from the false dichotomy of assuming that ecosystems are natural, and anything constructed by man is not natural. In this article, we explore the previous assumptions, and suggest that because cultural resources often derive from, and indeed require, intact and unspoiled natural ecosystems or settings, that these values are rightly part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distinction is not trivial because of the current emphasis on cleaning up chemically and radiologically contaminated sites, on restoration of damaged ecosystems, on natural resource damage assessments, and on long‐term stewardship goals. All of these processes depend upon defining natural resources appropriately. Several laws, regulations, and protocols depend upon natural resource trustees to protect natural resources on trust lands, which could lead to the circular definition that natural resources are those resources that the trustees feel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Where subsistence or tribal peoples are involved, the defini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should be broadened to include those ecocultural attributes that are dependent upon, and have incorporated, natural resources. For example, a traditional hunting and fishing ground is less valued by subsistence peoples if it is despoiled by contamination or physical ecosystem degradation; an Indian sacred ground is tarnished if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is degraded; a traditional homeland is less valued if the land itself is contaminated. Our argument is that intact natural resources are essential elements of many cultural resources, and this aspect requires and demands adequate consideration (and may therefore require compensation).  相似文献   
34.
司马迁的人生价值观是他“一家之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司马迁把“立德”、“立言”、“立功”作为人生的三大价值取向,认为在挫折和逆境中忍辱奋进是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他看来,人们应当珍视生命,面对死亡应有崇高的价值追求,要死得其所,要死得有价值。  相似文献   
35.
中国主流文化崇尚“利他”的价值观 ,英语国家则以“利己”为社会行为的出发点 ,从而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探寻“利己”与“利他”文化系统的特征及其互撞、互斥规律 ,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6.
20世纪40年代中国民主党派选择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推翻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中国民主党派的这一政治选择不仅原于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中国民主党派自身的先进性等政治层面的因素,更蕴涵着价值取向层面的因素——对强国富民这一理想的不懈追求。对这一历史问题的探讨,不仅对中国民主党派史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37.
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管理理论是特定社会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它的出现及应用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界限。针对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的公共管理应理性地借鉴西方公共管理理论,通过宏观制度建构、中观组织重构和微观的公民参与三个工具理性,来实现公共利益的价值理性。  相似文献   
38.
法治文化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将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 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我们党在法治建设上的重大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提供了新的 发展思路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马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蕴含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价值,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本质,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文 化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39.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也考验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党群干群关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人民取得了抗疫的重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抗疫成功更深层次的决定性因素和价值支撑。人民至上立场集中体现为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人民史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宗旨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之本;从伦理学高度审视,人民至上立场是一种根本伦理价值观和伦理精神,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伦理观;生命至上是人民至上立场的集中体现和要求,拓展了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40.
The freeing of financial markets has brought with it increasing sophistication in regulatory regimes. Over time, a succession of frauds and financial scandals has emphasised some limitations of these complex regulatory schemes. This paper seeks to address the reasons for the events that have caused concern, and suggests that they are to be found principally in three categories: (1) the underlying values that drive financial services; (2) the assumptions and values of regulatory regimes, and (3) the increased opportunities to break or evade the rules. Some possible ways forward are sketched.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