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现行医疗制度概况分析入手 ,论述了对这一制度进行全面改革的必要性 ,探析了医改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李白诗歌创作的深层心理基础是积聚在其内心深处的强烈的冲创意志.这种冲创意志主要体现在入世情怀、恨世情绪、登天情结这三个精神层面上.三者构成了李白天才诗篇的精神支点.  相似文献   
13.
孟子与告子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和由《礼记·乐记》而来的“人生而静”以上容说不容说,成为宋明理学性论的基本资源和中心的课题。程颐和张栻都主张性善,但是如何解释性善,在湖湘学却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栻对性善的解说及其援太极说入性论的理路,与朱学有着明显的差异,仍坚守了湖湘学以性为本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贪官携款潜逃现象非常严重,给我国带来极其恶劣的国际影响的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严格抑制赃款外逃,掐断赃款外逃途径,对打击贪官携款潜逃具有釜底抽薪的意义。完善现有法律加快相关立法、加强国际司法合作是防止贪官携款外逃有效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严春友 《河北学刊》2006,26(2):36-39
庄子的思想存在着内在矛盾,这些矛盾是由于庄子没有把道的观点贯彻到底造成的。这种内在矛盾或许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若把道的观点贯彻到底就会导致自我否定。《庄子》作为一个文本,是世界思想史上将哲学与诗完美结合的独一无二的经典,这样的文本是不可研究的。我们所谓的研究既违背了庄子思想的本意,又是对这个经典文本的某种破坏。  相似文献   
16.
王明高  张静 《云梦学刊》2006,27(6):82-85
贪官外逃给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刑事法打击贪官外逃具有局限性。利用民法先行追缴外逃贪官赃款,再用刑事程序引渡外逃贪官,可减少外逃贪官带来的损失。民法打击贪官外逃符合国际潮流。司法实践中,利用民法追缴贪官外逃赃款,应建立费用补偿和“收益分享”制度。中国贪官外逃赃款追缴机制应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腐败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其实质就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因此,要想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就要避免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保证权力的良性运作,并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衡。分权制衡的形式是多样的,它们各有利弊,只有将各种分权制衡机制有机地统一起来,共同体现在社会权力的设置和运作过程当中,才能真正实现监督制衡权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先秦时期的言意观当中,第二语言系统的建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言意问题由哲学和语言问题向文学理论、美学理论、艺术理论转化的枢纽和逻辑出路.第二语言系统的建构问题是由"言不尽意"理论引发的,其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寓言、立象和比兴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制度反腐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但制度拘于其自身的性质和特色,对某些领域腐败的治理亦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历史经验表明,道德在预防腐败行为滋生和蔓延以及惩治腐败上都起着重要作用。对道德予以规范化是当今世界不少国家加强官员道德规范的举措。因此,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廉政制度设计中引进公职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并为行政道德发挥作用提供环境支持,充分发挥道德的调节和约束作用,形成反腐防腐的内在动力,把道德的功能同法律的权威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促进权力运行机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秦汉时期以皇室为首的官僚贵族、豪强地主及富商大贾是社会腐朽的寄生阶层,而广大劳动人民是社会生产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种封建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社会消费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和特征,即地主阶级腐朽、奢侈的寄生性消费与劳动人民的有限消费的对立。我们可以从饮食、服饰器用、住宅园林和婚姻丧葬等人们社会生活消费的几个最基本方面的实际消费状况,得到充分的证明。秦汉时期两大对立阶级在社会消费上的对立,对秦汉时期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