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389篇
民族学   27篇
人口学   163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140篇
综合类   2019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46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471篇
  2016年   167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054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82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Abstract.  The likelihood ratio statistic for testing pointwise hypotheses about the survival time distribution in the current status model can be inverted to yield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 One advantage of this procedure is that CIs can be formed without estimating the unknown parameters that figure in the asymptotic distribution of the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 (MLE) of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We discuss the likelihood ratio-based CIs for the distribution function and the quantile function and compare these intervals to several different intervals based on the MLE. The quantiles of the limiting distribution of the MLE are estimated using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parametric fitting, kernel smoothing and subsampling techniques. Comparisons are carried out both for simulated data and on a data set involving time to immunization against rubella. The comparisons indicate that the likelihood ratio-based intervals are preferable from several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62.
举证责任分配理论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律解释学的角度重新分析举证责任分配的本质。分析了举证责任分配的理论依据,阐释举证责任分配的理由;运用法律行为的相关理论证明举证责任分配的实体法解释的本质;从法律解释学的角度重新构造了举证责任分配。  相似文献   
63.
考虑由一个分销中心和N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分销库存系统.假设两级库存补充均采取周期订货策略,在每个零售商处的客户需求是随机的,且服从Poisson分布.当给定的某一货物缺货时,顾客愿意等待特别订货的概率是一确定的常数,在满足给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寻求该供应链总费用的最小化.对库存费用的计算进行了精确的推导,并且得到了最优的订货策略.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根据所得到的公式由电子表格获得了两级最优库存水平.  相似文献   
64.
The author characterizes the copula associated with the bivariate survival model of Clayton (1978) as the only absolutely continuous copula that is preserved under bivariate truncation.  相似文献   
65.
根据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城市功能理论,构建了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环渤海地区内的各城市进行了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66.
阐述了信息工作在科技期刊办刊实践中的地位,归纳出信息工作的内容,即作者信息、读者市场信息、审稿人信息、报道领域的动态信息,以及学术出版业内信息等,并指出科技期刊应通过日常工作、学术会议、互联网络等渠道发布和收集信息。  相似文献   
67.
中国土地红利是经济红利和政策红利共同缔造的特殊红利形式,彰显土地红利公共利益属性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从逻辑上分析,我国土地红利源于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城镇化和工业化、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区位优势、公共投资等因素共同推高了土地价格,奠定了土地红利公共利益属性的坚实基础。为维护土地红利的公共利益属性,国家一方面将其纳入公共财政范畴,以规范公共财政收支的方式实现土地收益“全民共享”,防止土地红利被少数人垄断。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改进土地收益的税法体系,科学界定房地产开发相关税收的税基和税额;健全土地征收制度,确保征地的目的、程序、收益合法且符合公益;推进土地红利城乡间公平分配,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实现土地红利共享。  相似文献   
68.
根据“嘴巴含”的方式,可以将“衔”分为“衔1”“衔2”,分别表示“全含”“半含”。前者与“含”“噙”构成“噙含”概念场,后者与“叼”构成“叼衔”概念场。表“噙含”义的词较多地分布在医籍文献中。“衔1”主要分布在诗词中。“噙”的产生对“含”造成一定冲击,但“含”在书面语中仍比较活跃。“含”“衔”“噙”均有从“东西放在嘴里,不咽下也不吐出→藏在里面;容纳→带有”的词义演变。“含”“衔”又均有从“藏在里面;容纳→隐藏”、从口部动作范畴到心理范畴的演变。表“叼衔”义,明代以前只有“衔2”。“叼”在明代始见,字形又作“雕”“刁”等。将历史文献与现代汉语方言分布相结合,推测“噙”发源于北方地区。“叼”很可能是“长江型”词,兴起于江淮流域而后往北向西扩散。  相似文献   
69.
第三次分配在中国推动共同富裕迈入新阶段的当下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将第三次分配划分为强政府大社会、弱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小社会、弱政府小社会4种实践模式。美国第三次分配建构起了弱政府大社会实践模式,以社会主导、政府监管、政治中立为主要特征。工具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文化、组织、制度及技术“四位一体”的逻辑理路。隐藏在工具理性外衣下的阶级理性是美国第三次分配的失败教训,在阶级理性思维影响下,社会“私”的方面被放大,形成了以捐赠者为中心的家长制作风。中国第三次分配是先富带动后富、助推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它深嵌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第三次分配不能照搬美国模式,需要在充分吸收工具理性和摒弃阶级理性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塑造强政府大社会模式,将中国文化要素融入制度体系,增强第三次分配主体规范性,加大第三次分配激励力度,完善第三次分配监管体系,持续并高度关注贫困人群。  相似文献   
70.
在考虑产品质量差异与需求不确定双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垂直Nash定价与库存联合博弈模型,研究当线上与线下双渠道销售特定异质产品时,供应链成员如何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选择最优分销策略以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共赢。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质量差异化低且需求不确定性低的产品类型,供应链成员的共赢分销策略是在线下渠道销售低质量产品并在线上渠道销售高质量产品;对于质量差异化低且需求不确定性高的产品类型,共赢分销策略是在线下销售高质量产品并在线上销售低质量产品;当制造商采用“做坏品”质量差异化策略时,产品类型和分销策略之间的最佳匹配依然保持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