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2篇
  免费   103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管理学   218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65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94篇
丛书文集   1597篇
理论方法论   1279篇
综合类   9617篇
社会学   2170篇
统计学   135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420篇
  2018年   438篇
  2017年   491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546篇
  2014年   1439篇
  2013年   2158篇
  2012年   1680篇
  2011年   1245篇
  2010年   1152篇
  2009年   916篇
  2008年   835篇
  2007年   617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592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272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福建建设生态强省的战略思考与若干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实现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压力。结合福建省实际 ,提出建设生态强省的内涵与意义 ,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发展思路与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92.
“生态文艺学”作为一门新兴文艺学科 ,由于学者们所存在的视域差异及遵循的学术范式不同 ,其预构的文本存在着很多可写的形式 ,这本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然而 ,从学科的发展来看 ,这种状态毕竟是一种不利因素 ,我们应该对之进行必要的检视 ,使它朝着理想的文本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93.
文章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对宁波影响、宁波与上海关系、新区建设与老城保护、宁波平原生态环境评价、城市特色塑造等今后城市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4.
在藏族传统文化中 ,青藏高原藏族居住区域被命名为“神圣雪域”。藏族通过想象、语言、神话及象征符号将地理上的高原解释为“人类学的高原” ,使之成为神圣化的精神家园。因而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青藏高原自然面貌与人文景观和谐地组合为一体 ,成为相互依存的完美整体。神圣生敬畏 ,敬畏生珍爱。对高原家乡神圣化的功能作用是珍爱保护它 ,是藏族人保护高原环境、美化家园的一种崇高愿望。通过自然禁忌行为和规范加强了对高原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5.
媒介识读的核心是批判性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识读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是国外实施媒介教育的一种常见模式。作为抵消大众媒介对少年不良影响的手段 ,媒介识读教育逐渐受到日本社会各界的重视。日本的媒介识读因电视的介入而得以推广 ,但也因此被打上了深刻的媒介意志的烙印。  相似文献   
96.
实施文明修身工程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工学院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新世纪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必要性,具体阐述了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主题和具体实施办法,以及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7.
自中世纪以来的欧美史 ,是个人完全“脱颖而出”的历史。 19世纪后半叶 ,西方个人自由发展到一个高峰。但是获取了自由的个人却陷入了孤独、空虚的困境。“上帝死了 !”这并非一个耸人听闻的断言。许多哲学家、文学家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进行了探讨 ,他们都试图寻找一条出路。法国作家约瑟夫·凯塞尔的小说《狮王》① 集中体现了人文学者们的思索与焦虑。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阐析 ,揭示作品深刻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98.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横贯两大陆的特殊生活中 ,他发现欧洲代表一种文明 ,美国则代表另一种文明。美国人有很强的道德意识 ,尚未被虚伪诡诈、势利庸俗的世风所玷污 ,但他们诚实的背后却隐藏着无知 ;欧洲有灿烂的文化 ,所以 ,欧洲人有教养 ,有品味 ,但他们却道貌岸然 ,内心充满门第等级、虚荣傲慢等传统偏见。通过新旧两大陆文明的对比 ,詹姆斯试图发现并阐释一种新的文明社会 ,使人类能在更高层面上和谐相处。他对此理想文明社会的探索及追求贯穿于他的主要作品及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99.
新时期的交通行业文明创建工作必须从创建思想、创建工作思路到创建工作措施三方面进行认真的、全面的反思,并进行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100.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夏中心意识使夏夷文野之分成为夏夷之辨的主流观念。夏夷文野之分又因民族矛盾和中外文化冲突而出现两种极端保守的表述形式———夏夷人禽之别和以地之中外划分夏夷的主张。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而言 ,夏夷文野之分与华夏中心意识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负面影响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