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9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62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18篇
丛书文集   1219篇
理论方法论   349篇
综合类   6756篇
社会学   362篇
统计学   14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40篇
  2008年   482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736篇
  2005年   727篇
  2004年   706篇
  2003年   734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659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市场化进程的分析,提出走出古典市场化,走向现代市场化的见解。现代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均衡、法治,以及符合均衡法治要求下的持续活力。为此,要加快促进制度变迁.首先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整体联动,形成均衡协调的改革进程;其次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即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进一步形成民间与政府积极互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相互呼应的改革进程;第三是以制度建设为主,加快提升法治水平,形成以法治为基础的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42.
文章从市场化的程度、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开放梯度战略以及区域经济布局这四个方面剖析了阜新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巨大差距及产生差距的原因,阐述了阜新的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化发育与外向经济的依存关系,特别是从引进项目的基础工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及提高法律意识等方面,指明了阜新进一步对外开放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 ,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 ,首先要实现人的现代化。知识经济条件下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的现代化意义进一步凸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培育与知识经济和现代化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人 ,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44.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现状,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 措施和加大人员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办法。  相似文献   
45.
从市场经济演进的历史和计划经济实践的历程两个角度 ,考察了国有企业的性质 ,设计了我国国有企业产业定位的战略方案 ,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障碍 ,提出了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途径  相似文献   
46.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核心,以人力资源为依托,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创新、流通、分配和应用上的经济模式,同时又是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化和智力化的新型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作为一个新经济形态,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的发展.我们要注重教育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对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开拓精神,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千千万万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47.
本文论述了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制度的弊、端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及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制度的区别和特征,阐明了劳动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科学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搞好跨文化沟通是国际经济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本文以西欧、美国、阿拉伯国家和日本为对象探讨其文化差异和沟通的途径.  相似文献   
49.
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分析,指出在中国市场和政府结合的最佳途径是以市场为基础,将政府职能转化为以建设公共服务型为重点。  相似文献   
50.
和谐社会的构建,其核心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针对改革中出现的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气东输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的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东中西三类地区社会的整体进步和稳定以及加快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